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瞳噬都市深渊倒影 > 第140章 星尘之民与共鸣之价

第140章 星尘之民与共鸣之价(1 / 2)

“秩序茧房”内陷入短暂的沉寂。陆见、苏半夏、夜凰三人缓缓收敛心神,从那次短暂而凶险的超远程感知中彻底脱离。即便已切断连接,那股源自“静默深渊”的、试图将一切归于死寂的冰冷意志,依旧在他们意识的边缘留下了些许寒意,如同附骨之疽,需要动用秩序之力才能缓缓驱散。

“一个活着的意识体……在被‘静默’缓慢吞噬……”苏半夏轻声重复着这个发现,眼眸中闪过一丝不忍与凝重。作为生命法则的共鸣者,她对这种针对意识的侵蚀与磨灭尤为敏感。“那种痛苦,难以想象。”

“而且,从残留的秩序波动强度看,这个意识体全盛时期的力量层次恐怕不低。”夜凰补充道,她的涅盘神火对这种“寂灭”之力有着本能的排斥与警惕,“能在那样的环境中坚持抵抗,绝非寻常存在。囚禁而非直接湮灭,也说明‘静默深渊’本身,或者其背后的操控者,或许有某种目的。”

陆见的目光投向悬浮的晶核碎片:“巡天者-7,关于那个坐标点,以及这种囚禁秩序意识体的行为,晶析文明是否有相关记载或推测?”

晶核微光流转,冷静的意念回应:“数据库无直接匹配记录。逻辑推演:可能性一,‘静默深渊’具备某种吸收、解析秩序侧信息,乃至意识本源的机制,囚禁是为了进行研究或转化。可能性二,该意识体本身是某种‘诱饵’,旨在吸引其他秩序力量进行救援,从而扩大捕获范围。可能性三,该意识体是‘静默深渊’内部某种平衡或冲突的体现,其存在本身即是对‘静默’的一种抵抗。”

三种可能性,分别对应着研究设施、陷阱以及内部抵抗。在没有更多情报的情况下,任何一种都无法排除。

“无论如何,我们既然知晓了它的存在,便不能坐视不理。”陆见的声音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这不仅关乎道义,也关乎战略。若那是仍在抵抗的盟友,救出它,我们或许能获得关于‘静默深渊’内部结构、弱点乃至其背后真相的关键信息。即便是陷阱,我们也需要了解这个陷阱的运作方式,才能在未来规避。”

救援行动势在必行,但其凶险程度远超以往任何一次。直接闯入“静默深渊”的势力范围,无异于主动跳进一头能吞噬星光的巨兽口中。

“我们需要一个计划,更需要一张‘底牌’。”苏半夏看向陆见和夜凰,“常规的潜入和战斗方式,在那种信息熵增环境下效果恐怕有限。我们的秩序共鸣网络,或许是关键。”

“共鸣网络的力量,在于连接与增幅。”夜凰沉吟道,“但在‘静默深渊’内部,连接很可能被严重干扰甚至切断。我们需要一种方式,确保在极端环境下,至少我们核心几人之间,以及与‘希望苗圃’主锚点之间,能保持最低限度的共鸣连接。”

就在这时,一直安静提供分析支持的脉络长老,忽然传递出一股带着惊愕与恍然意味的意念波动:“等等……那种被囚禁意识体散发出的秩序波动特征……经过深度比对界域古老记忆库,发现其与某个极其久远、几乎已被遗忘的文明记载,有微弱的相似性!”

“什么文明?”三人几乎同时追问。

“其名约为——‘星尘之民’。”脉络长老的意念带着追溯历史的悠远感,“传说他们是宇宙中最古老的意识生命形态之一,并非诞生于常规星球,而是孕育于星云尘埃、宇宙初开的原始波动之中。他们天生能与宇宙的基础法则产生共鸣,是秩序的天然维护者,但数量极其稀少,且行踪缥缈,早已消失在大多数文明的记载里。若真是他们……其意识结构中蕴含的关于宇宙秩序的古老记忆与理解,将是无法估量的财富,也难怪‘静默深渊’或其它黑暗力量会囚禁他们。”

“星尘之民……”陆见咀嚼着这个古老的名字。若真如此,救援的价值又提升了数个层级,这不仅是拯救一个盟友,更是可能挽回一部活着的宇宙秩序史。

然而,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如何定位?如何潜入?如何抵御“静默”环境?如何确保通讯?

“或许,‘巡天者-7’的晶核技术,能给我们一些启发。”苏半夏将目光再次投向晶核碎片,“晶析文明对信息结构的稳定和逻辑处理有着极高造诣。能否借鉴你们的技术,制造一种能在高熵增环境下稳定运行的‘信标’或‘共鸣增幅器’?”

“理论可行。”巡天者-7的回应依旧理性迅速,“晶析文明拥有‘逻辑固化’技术,可将特定信息序列或共鸣频率强行提升至近乎‘物理常数’级别的稳定性,以抵抗信息熵增。但实施需大量能量与特定介质。个体巡天者-7当前状态,无法独立完成。”

能量与介质……众人立刻想到了“希望苗圃”的本源秩序之力,以及夜凰的涅盘神火所具有的“绝对稳定”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