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锚地隐藏在小行星带深处,其天然形成的复杂引力环境和密集的岩石结构,构成了绝佳的物理屏障。“启明星号”如同潜入深海缝隙的灯笼鱼,收敛了大部分能量信号,静默地悬浮在预定坐标上。
舰内时间,清晨模拟循环刚刚开始,柔和的人造光线取代了夜间的深蓝,唤醒了沉睡的船舰。但与往常不同,一种积蓄力量的氛围在船舱内悄然弥漫。巨鲸墓穴的经历如同一场淬火,让整个团队在疲惫之后,焕发出更加内敛而坚韧的气质。
陆见独自一人身处经过特殊加固的冥想室内。这里是莉娜应他要求,利用舰上储备材料紧急改造的,墙壁上覆盖着能吸收能量波动的暗色涂层,地面铭刻着简单的稳定符文。
他盘膝而坐,双目微阖,呼吸悠长。意识则完全沉入了那片已然焕然一新的意识海。
中央,“源核之晶” 缓缓旋转,幽蓝的星辉如同呼吸般明灭。与数日前刚刚融合时相比,晶体散发的光芒更加稳定、内敛,与陆见自身意识的连接也更为紧密。它不再仅仅是一个外来的“客卿”,而是开始逐渐成为这片意识海不可或缺的“天体”。
陆见的意念化作无形的触须,小心翼翼地探向晶体深处。他没有试图去撼动那些关于“群星共鸣”或“虚空迁徙”的庞大知识壁垒,那是他目前还无法触及的领域。他的目标,是那些如同星辰碎屑般,漂浮在晶体表层的、关于基础引力操控与空间感知的应用片段。
一幅幅模糊的动态影像和信息流涌入他的感知:
· 一头幼年虚空鲸,如何在星尘间嬉戏,利用微弱的引力梯度进行匪夷所思的变向。
· 鲸群如何通过同步自身的引力场,在广袤虚空中构建出临时的、超光速的“滑流”通道。
· 如何感知空间中那些肉眼和常规探测器无法察觉的“褶皱”与“薄弱点”,这些地方可能是捷径,也可能是陷阱。
这些知识并非直接的技能灌输,更像是一种本能的启迪和原理的展示。陆见需要结合自身对源初之光的理解,去模仿、去实践、去创造属于他自己的应用方式。
他尝试着,在冥想室内,调动一丝源初之光,模拟着感知到的引力操控技巧。
嗡……
他指尖前方的空气,出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肉眼几乎无法察觉的扭曲。一小片漂浮的尘埃,违背了惯性地悬浮起来,围绕着他指尖划出一个不规则的圆弧。
成功了!虽然极其微弱,控制也远谈不上精细,但这无疑是一个从零到一的突破!
他能感觉到,随着对“源核之晶”理解的加深,以及对源初之光更精妙的操控,这种能力将会成长到何种可怕的地步。这不仅仅是多了一种攻击或防御手段,更是一种对宇宙基本力的初步驾驭,将极大提升他的机动性、感知力以及在复杂环境下的生存能力。
※ ※ ※
与此同时,在舰船的另一端,苏半夏也在属于自己的静修室内。
她并未像陆见那样融合外物,但巨鲸墓穴中,为了维持秩序桥梁、抵抗源核排斥与污染冲击,她将自身的秩序之力催谷到了前所未有的极限。这种在高压下的极致运用,本身就是最好的锤炼。
此刻,她周身弥漫着白金色的光晕,比以往更加凝实、纯粹。她正在尝试将那种在危机中领悟到的、更具“锋锐”特性的秩序之力固化下来,将其从单纯的“守护之壁”,演变为亦可斩断混乱与邪恶的“秩序之刃”。
她的进步,同样肉眼可见。
※ ※ ※
舰桥,主控室。
莉娜正在听取技术官关于舰船系统自检与升级方案的报告。巨鲸墓穴之行暴露了“启明星号”在应对高强度精神污染和极端引力环境下的某些短板,必须尽快弥补。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利用库存的零素水晶,优先强化精神屏蔽力场的发生器。至于引力补偿系统,现有的架构已接近极限,需要全新的设计,这可能要等到我们找到更高级的工业基地才能实现。”
莉娜点了点头,刚想说什么——
“滴!未知频段被动探测波扫过!强度极弱,来源模糊,符合深空背景杂波特征,但……重复模式有千分之三的异常吻合度。”监测员突然报告,声音带着一丝警惕。
舰桥内瞬间安静下来。
“定位来源!”莉娜神色一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