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小时后,夜凰终于从深度恢复中苏醒。虽然脸色依旧有些苍白,但那双万花筒眼眸已经重新恢复了神采,甚至因为经历了极限的压榨与恢复,显得更加深邃灵动。
她没有多余的话语,直接加入了陆见和苏半夏关于新联动模式的讨论中。三人围坐在初步修复并进行了抗干扰强化的训练场内,周围是依旧在不断变幻的镜面迷宫,只是此刻的环境模拟更加侧重于制造混乱与压力。
“‘协调’模式追求的是力量的完美融合与升华,如同精密仪器,威力巨大但易受干扰。”陆见开门见山,点出核心问题,“我们需要更简单、更坚固、更能适应恶劣环境的‘基础模式’。”
“我的想法是,基于我们三人的核心能力特质,构建两种侧重不同的基础模式。”他在地上用能量勾勒出简单的示意图。
“第一种,侧重绝对防御与区域控制的‘堡垒’模式。以半夏的秩序守护为核心基石,我的规则权限负责加固和优化她守护领域的结构稳定性,并定义领域内的部分规则,使其更加‘排外’。夜凰,你的镜瞳则负责在领域外围构建多层次、不断变化的镜面屏障,偏转、折射、甚至反弹来自外部的攻击,并为内部提供战术机动空间。”
苏半夏眼睛一亮:“将我的守护从被动承受变为主动的领域控制?如果能得到规则加固和空间屏障保护,防御力确实能极大提升。”
夜凰也点了点头:“听起来不错。在我的屏障掩护下,我可以更灵活地操控镜界环境,制造有利于我们的战场。”
“第二种,”陆见指向另一个示意图,“侧重高速机动与精准突袭的‘流光’模式。这个模式以夜凰你的镜界穿梭能力为核心引擎。我的规则权限负责短暂地‘抚平’穿梭路径上的空间涟漪和规则阻碍,确保穿梭的极致流畅与隐蔽。同时,我会为你们的攻击附加临时的‘规则穿透’或‘信息扰乱’效果。半夏,你的任务则是在高速移动中,维持一个小范围但强度极高的个人秩序护盾,抵御突袭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反击和精神冲击。”
“将我的速度优势发挥到极致吗?”夜凰嘴角勾起一抹危险的弧度,“我喜欢这个思路。在敌人反应过来之前,一击致命!”
苏半夏也表示赞同:“专注于小范围高强度防御,更适合这种闪电战。”
理论框架确定,接下来便是艰苦的实践。不同于“协调”模式那种水到渠成的共鸣,“堡垒”与“流光”更需要精准的节奏把控和力量分配。
尝试“堡垒”模式时,苏半夏需要将扩散的秩序领域收束、强化,并主动向外施加“排斥”与“净化”的规则压力;陆见则需要像最顶级的建筑师,不断微调规则,让这片领域变得更加“坚固”和“有序”;夜凰则要放弃一部分攻击性,专注于构建复杂而高效的镜面防御体系。起初,三人的配合漏洞百出,要么领域不够稳固,要么镜面屏障跟不上节奏,要么规则加固过于僵硬反而成了负担。
而“流光”模式的挑战更大。夜凰的极限穿梭需要陆见提前预判路径并进行规则“润滑”,这对陆见的计算力和反应速度要求极高。苏半夏则需要在高速变向和空间跳跃中,始终保持秩序护盾的稳定,这对她的力量掌控是极大的考验。好几次尝试,都因为配合失误而险些撞上模拟的障碍物或被“敌人”击中。
汗水浸湿了作战服,精神在一次次失败与调整中高度紧绷。但三人都没有丝毫气馁,反而在不断的磨合中,逐渐找到了感觉。
数日后,训练场内。
面对模拟出的、同时具备重火力覆盖、规则干扰和高速突进能力的复合型敌人,三人眼神交汇,瞬间切换至“堡垒”模式!
苏半夏低喝一声,白金色的秩序领域以她为中心轰然展开,凝实如琉璃!陆见的规则之力如同无形的框架注入,领域边缘瞬间泛起一层难以逾越的规则壁垒!夜凰双手舞动,无数镜面在领域外围层层叠叠地展开、旋转,将倾泻而来的能量洪流巧妙地偏转、分散!
敌人的攻击如同海浪拍击在亘古礁石上,徒劳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