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部门的深层分析实验室里,气氛凝重得如同实质。那块来自阿木的奇异石头被放置在多重能量场和物理隔绝的中央,数十台尖端仪器正从各个角度对它进行着前所未有的深度扫描。负责人李博士,一位头发花白但眼神锐利的老者,正紧盯着屏幕上瀑布般刷新的数据流,眉头紧锁。
“还是无法解析基础粒子结构……它似乎同时存在于多个量子状态,但又诡异地稳定。”李博士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我们尝试用高能灵子流激发其内部信息结构,反应极其微弱,但确认了那段‘寻找织网者’的信息并非记录,更像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自动发送的‘信标’。”
“信标?”通过全息投影参与会议的莫奕理事沉声问道。
“是的,一种我们无法理解其编码方式和目标地址的广播信号。功率极低,但性质极其特殊,似乎能穿透常规的空间屏蔽。”李博士调出了一段复杂的频谱图,“更令人不安的是,在持续监测中,我们发现这信标的发射频率,在过去72小时内,出现了三次极其短暂的、非自然的‘加速’。而每次加速的时间点,都恰好与基地规则防御网络因外部探测或内部测试而产生的较大规模能量波动相吻合。”
陆见的投影眼神一凝:“你的意思是,这块石头……在响应基地的能量活动?”
“可以这么理解,但更像是……在被高强度的规则层面能量‘滋养’或‘激活’。”李博士的语气充满了担忧,“它就像一个沉睡的种子,而陆见专员您以及防御网络所调动的镜界本源力量,似乎成为了唤醒它的‘阳光’和‘雨露’。”
这个消息让所有知情者心头都蒙上了一层阴影。这块石头并非无害的奇物,而是一个潜在的、与未知存在联系的定时炸弹。
“立刻停止一切针对该物体的高能级刺激实验。将其转入‘静默收容’状态,最高保密等级。”莫奕果断下令,“李博士,成立专项小组,在不激发其活性的前提下,尽可能破译其信标信息和内部结构。我们需要知道这个‘织网者’到底是什么。”
“明白!”
……
与此同时,在“方舟”基地数百海里外的一处海沟裂隙中,海水如同被无形的力量排开,形成了一个临时的无水空间。空间内,悬浮着一名新的“清道夫”。
它与“潜影”截然不同。它的形态更接近人类,穿着覆盖全身的、流线型的银灰色作战服,但面部却是一片光滑的镜面,反射着幽暗的海水。它的代号是“错位之锚”。
“错位之锚”接收着从基地内部隐秘线路断断续续传出的、关于“基石”计划尤其是规则防御网络和三人联动训练的数据碎片。它的核心能力并非隐匿或强攻,而是——“规则干扰”与“能力剥离”。
它的任务是测试“钥匙”及其团队新展现出的“协调”力量的极限,并尝试进行针对性破解。如果可能,剥离那份新生的、令人不安的和谐力量。
它那镜面般的面部映照出远方“方舟”基地模糊的轮廓,没有任何情绪波动。它抬起一只手,掌心对准基地的方向,并未发射任何能量,而是开始以一种极其复杂的方式,震荡起周围的空间规则和灵能场。
这种震荡并非攻击,更像是一种恶意的“调音”,试图找到基地防御网络和陆见规则之力的“共振频率”,然后……将其“带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