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告诉我,我也编一个试试。”
“也告诉我呀。我前几天被刺伤过,今天才好。”
狮部落里几个人都围在田宇身边。
大长老见此,也没有制止,而是叫大伙停下来等田宇他们商量。田宇见如此情形,只得答应他们,教他们采茅草来编草鞋。
狮雷大长老见如此,便叫大伙都停下来,一起学田宇织草鞋。
也不去打猎了。
田宇判断这狮族的食物充足,而他们出去“打猎”主要是搜寻小部落成员。
追人也许比追动物更难,狮族一个一个的都想像田宇一样有草鞋。
这大长老狮雷却有点狡猾,他不直接要,让族里其他人要。而田宇又不得不教。
就这样,大家在一个茅草丰盛的地方。
这里没有大树遮挡,星光照下来,还能看到脚下的物件,。在星光下打草鞋,也还是看得见的。
他们寻找干枯的草,用石刀割了一些。然后不围着田宇把草一缕一缕的揉紧,拧成一根一根的草绳。然后又把这些草绳仿着自己的脚排成几根竖绳。
接着用另一根草绳横着从外边第一根竖着的绳下穿过,然后向内压过第二根,再穿过第三根,如此“一压一穿”交替进行,直到穿完第一排横绳。
然后掉头进行第二行编织。编织方向与第一行相反,如果第一行是“穿-压-穿”,第二行就是“压-穿-压“,这样形成十字结构,才能让横绳竖绳牢牢锁住。
每编完一行,就用手将横绳紧紧推向上一行,确保鞋底紧密结实。从鞋根开始往上编,到了脚掌这里,就要加宽鞋板。这时,就把横绳绕到外侧,增加宽度,而不是紧紧贴着上一行。增加的外侧有孔隙,还可以用来绑鞋面。
当鞋底编到比自己的脚略大一圈时,就到了脚尖位置。
将最后几行逐渐收拢,编成一个圆弧形的鞋头。将最后剩余的竖绳的头结与横绳绑一起,用骨针穿引到鞋底背面,打结系紧,剪掉多余部分。
这底板就算是结实了。
大家一看,顿时明白了方法。
原来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呀。
部落里也有人用这样的方法编织过一些篮子,却没人想过放在脚板下做鞋底。时间没用多久,大部分人都学会了编织草鞋的底板。
做好后,就是在草绳两端打上结,再用石刀切掉多余的草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鞋。
接下来田宇开始教他们做鞋面。这鞋面也不复杂,在鞋底靠近边缘的位置,选择左右两侧和脚后跟共三个点,用一根新的长绳条,一端在脚后跟点的位置,用骨针刺穿,带着草绳从下往上穿出鞋底,并打结固定。
然后就是编织“人”字形鞋面。将穿出的长绳分为左右两股,
将左股绳拉向左侧的固定点,从下往上穿过鞋底,再拉回前方。
将右股绳同样操作,拉向右边的固定点,穿出后拉回前方。
此时,左右两股绳在脚背前方交汇。将它们像系鞋带一样交叉编织,然后分别拉向对侧的下一个点,再次从鞋底穿出。
重复这个“交叉-穿引”的过程,直到编到脚尖附近。一个经典的“人”字形鞋面就出现了。
在脚尖处,将最后剩余的绳头穿回鞋底底部,打结系紧。
为了让鞋更贴脚跟,还需要取一根短绳,两端分别固定在鞋帮左右两侧人字形编织的交叉点上。这根带子会卡在你的脚背最高点,防止走路时草鞋脱落。
狮族的人员对这个技术有点陌生,田宇教了几遍,才让几个灵巧的人学会。接着这些人又带会了另一些人。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有骨针,没有骨针的人就只能等人家用完了,再借来用。
就这样,大家都编织好了自己的草鞋,穿上脚后,变得欢天喜地。
每个人都称赞田宇给他们带来了好处。
有的人还把自己多余的骨刺、石刀送给田宇,但田宇一概不要。
“我都有,多了的拿不下。”
那些人见状,就更加感激田宇。接下来的路程,不让田宇走在前头,也不用他走在后面,就在队伍中间,以保证他的安全。
田宇倒很尴尬呀,他可是要找机会要单独出行,寻找一些新情况的。这样被“保护”,他行动很不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