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论道大会,终于在万众瞩目下,于星辰塔下的巨大广场正式拉开帷幕。
开幕典礼恢弘壮阔,七大仙宗代表、天机阁长老、乃至一位隐现云端、气息如渊的星辰塔宿老先后现身,勉励各方英才,重申大会“切磋技艺、共参大道”的宗旨。随后,庞大的广场在阵法作用下,分割出数十个独立的区域,分别对应丹、器、符、阵、御兽、卜筮、音律、以及……食修等百艺赛道。
“百艺争锋”阶段率先开始。各赛道人潮涌动,光是“食修”区域,报名者便不下千人,可见中州之地,此道虽非主流,却也传承不绝。评判席上,端坐着数位气息浑厚、目光如炬的修士,其中不乏金丹后期乃至元婴初期的前辈,更有两位是闻名遐迩的灵膳大师。
张小飞带领青云门弟子来到食修赛区。他们的出现,并未引起太多波澜。毕竟,在一个地品丹师、炼器大师都可能扎堆出现的大会上,一个来自偏远天南域、名不见经传的小门派食修队伍,实在难以吸引眼球。甚至有不少目光扫过他们时,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视与怀疑。
“哼,天南域那等灵气稀薄之地,也能出灵膳师?怕是来滥竽充数的吧。”
“瞧那寒酸样,连个像样的厨鼎都没有?”
“食修之道,终究是小道,难登大雅之堂。”
窃窃私语声传入耳中,苏雅、石坚等人面露愠色,却牢记张小飞的叮嘱,强忍怒气,默不作声。张小飞本人则神色平静,仿佛未闻,只是静静观察着其他参赛者。中州食修,果然有其独到之处,有人祭出蕴含地火的宝鼎,有人取出霞光缭绕的珍稀食材,手法各异,气象不凡。
食修初赛的题目颇为宽泛:“在一个时辰内,现场制作一道最能体现自身技艺与理念的灵膳。” 不限品类,不限食材,全凭本事。
钟声响起,比赛开始!刹那间,整个食修区域光华大盛,炉火升腾,香气四溢。有人炖煮蛟龙肉羹,有人烧烤灵禽翅,有人精心雕琢灵果拼盘,皆力求在色香味形效上做到极致,以期获得评委青睐。
张小飞并未急于动手。他目光扫过赛场边一块高达十丈、布满玄奥纹路的暗青色古碑。碑额以古篆刻着“食神碑”三个大字,据说是上古一位食神大能留下的传承之碑,能感应灵膳中蕴含的道韵灵性,自有评判。历代大会,唯有引动此碑异象者,方被视为真正的食修天才。
他略一沉吟,心中已有计较。既然要扬名,要获得关注与资源,那便不必再过分藏拙!他要做的,不是炫技,而是示道!
在众人或忙碌或炫耀的氛围中,张小飞不慌不忙地取出一套最普通的玄铁锅具,又拿出几种最为常见的灵谷(玉髓米、珍珠麦等)以及几样药性温和的普通灵草(清心草、凝露花等)。食材平平无奇,甚至显得有些寒酸,引得附近几个正在处理珍稀兽肉的参赛者嗤笑出声。
“看那小子,拿些喂灵禽的谷子就想参赛?真是笑话!”
“怕是自知无望,破罐子破摔了。”
张小飞充耳不闻,神情专注。他引动体内“食炼真元”,掌心浮现混沌色的“造化圣火”,开始熬粥。没有花哨的手法,只有对火候极致精准的控制,对食材能量最细腻的引导。他将自身对“五谷为养”、“调和阴阳”、“滋养本源”的道韵理解,悄然融入这锅看似简单的粥中。
随着文火慢炖,一股难以形容的醇和米香渐渐弥漫开来。这香气并不浓烈霸道,却异常纯粹、温润,仿佛带着大地的厚重与生命的蓬勃,闻之令人心神宁静,气血平和。起初的嗤笑声渐渐消失了,附近不少参赛者不由自主地放缓了动作,惊疑不定地看向张小飞那口普通的铁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