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为什么不自己将这些物资取回,反而是通过地点信息贩卖出来?
无论怎么想,像枪械这种东西随便一把价格都会超过一个物资坐标信息的价格。”
这个问题困扰他很久了,“蚂蚁”的做法似乎不符合作为商人的利益最大化原则。
“我们‘蚂蚁’并不会和当地的幸存者争夺物资的。”队长解释道。
“嗯?可我看到的是你们的人占领了高中,还把路边的太阳能板都给拆卸完了。”方牧继续问道,他想起了前几天目睹的一幕。
“那是据点建设期的必需物资。据点建成后,我们原则上不再主动搜刮本地资源——应急情况除外。”
队长的解释听起来合理,但方牧敏锐地捕捉到“原则上”和“应急情况”这两个留有充分余地的措辞。
方牧心中一动:那之前的加油站......还能再去!
这个消息比想象中更有价值。
蚂蚁的物资点更新机制和“不主动搜刮”原则,意味着许多被他们标记过但又未完全取走物资的地点,可能还有不少的“残羹剩饭”去收集。
“好了,我回答的已经够多了。”
队长看上去有些不耐烦了,他瞥了一眼手表,“三条基础信息,一条物资情报,总共八百罐头。怎么支付?”
“八百?!”李穗岁有些震惊,“不是一条物资信息两百吗?”
这个价格远超他们的预期。
“物资信息定价200到500。军火类稀缺资源,五百很离谱吗?”
几人一时哑然。
他说的有道理,在这个世道,武器就是生命,五百罐头的确不算过分。
话虽这么说,这一个月辛辛苦苦收集来的物资,还不够支付这一次的信息交易的。
方牧在心里快速计算着,他们这次收集来的物资总共才值六百多个罐头,再加上百分之三的“蚂蚁税”。
不得已,他们又掏出三百蚂蚁币,索性再购买一个价值75个罐头的军用望远镜。
由于对方身上没有零钱,便直接塞来一百发5.8子弹。
“给,‘蚂蚁’从来不会让贸易伙伴吃亏。”
队长简短地说,将子弹递给周延铮时,又多看了他一眼。
物资装车完毕,那个领队突然对着周延铮询问道:“你参过军吗?”
他的目光锐利,显然早就注意到了周延铮身上那股与众不同的气质。
周延铮一怔,点头:“嗯,在部队服役过十六年。”
“老兵。”队长的语气中带着敬意,“有兴趣加入‘蚂蚁’吗?来我队上。”
这个邀请来得突然而直接。
方牧心中咒骂到:卧槽,当众挖墙脚啊!
但他不敢表现出来,只能紧张地看着周延铮。在这个团队中,周延铮的战斗经验和军事技能是不可或缺的支柱。
周延铮并没有犹豫,直接拒绝:“谢谢了,不过我更想和我的朋友们呆在一起。”
他的回答平静而坚定,没有一丝动摇。
对方略显诧异,但很快点头:“行。如果改主意了,随时找‘蚂蚁’的任何人,报我名字——魏晓,或者老K。”
他最后看了一眼周延铮,语气意味深长,“我们这儿,老兵不少。”
这句话像是一个隐晦的承诺,也像是一个未尽的邀请。
说完,他利落转身,带人上车离开。
方牧几人站在原地,目送着车队消失在国道的拐角处,手中紧握着用大量物资换来的信息和那一百发子弹,心中五味杂陈。
交易结束了,但他们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七天的时间窗口,警察局的枪械库,不同类型的丧尸,还有那个意味深长的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