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新墙建成(2 / 2)

这是过年时大伯买的一件还剩下的两瓶,此刻拿出来,更显得珍贵无比!

大伯母将它们小心翼翼地平均分给了每一个人。

方牧父亲缓缓站起身,粗糙的大手端起那碗沉甸甸的可乐。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桌边每一张年轻而疲惫、却写满坚韧的脸庞,最后落在同样风尘仆仆的大哥和大嫂身上。

他清了清嗓子,满是感慨的说道:“这段时间,咱们身处极其危险的境地,日子过得艰难。但是你们这几个孩子真的很棒,在这段时间里,大家想出了不少好办法,出了不少力,这才让我们能够在这乱世中安稳下来。我以可乐代酒,跟你们碰一个,感谢大家的付出。”

“碰!”

“干!”

清脆的碗沿碰撞声接连响起,众人仰头,将那份久违的、带着刺激甜味的可乐灌入喉咙,一股奇异的慰藉和豪情随着气泡在胸中升腾。

方牧父亲放下碗,脸上的感慨更深,眼神却投向门外沉沉的夜色,带着一种历经沧桑的笃定:“现在我们的确是孤立无援,但是我和你们大伯从出生到现在,经历过无数的大劫难,每一次都坚强地挺了过来!相信这一次,也会一样!”

他的声音斩钉截铁,“国家!绝不会忘了咱们老百姓!等上头缓过这口气,腾出手来,人民子弟兵一定会来救咱们出去!一定!”

方牧立刻接口,声音沉稳有力:“爸说得对!解放军一定会来!但咱们不能干等着!越是这个时候,越得靠自己!自救自强,把咱们这养猪场守得跟铁桶一样!活到救援来的那一天!这才是硬道理!”

这番话掷地有声,众人无不重重点头,眼神中燃烧着同意的火焰和对未来的执着信念。

沉重的危机话题暂告段落。

随后,大家的话题渐渐从沉重的危机转向了一些轻松的趣事,各自讲着笑话,欢声笑语在灶房中回荡,驱散了多日来笼罩在众人心中的阴霾。

尽管新墙坚固,伪装巧妙,但方牧和白池深知,在末世中,片刻的松懈都可能招致灭顶之灾。

饭后,两人并未休息,而是像往常一样,拿起武器,开始了例行的夜间巡查。

有了新墙上的射击孔,值守变得隐蔽而高效。

他们只需安静地站或者坐在墙后,透过方孔观察外界,再也不用冒险爬上墙头暴露身形。

清冷的月光洒在寂静的旷野上。

两人背靠着冰冷厚实的砖墙,望着远处黑暗中模糊的山影,低声讨论着养猪场更长远的维持与发展。

“光靠墙还不够。”白池压低声音,目光扫过墙外幽暗的区域,

“我们得设置预警。比如在新墙外面,挖一些绊索坑,或者用废弃的铁丝网、削尖的木桩做点简易陷阱。不求杀伤多少,主要是绊倒它们,或者弄出大动静,给我们提个醒。总比丧尸摸到墙根底下才发现强。”

方牧点头,补充道:“陷阱要弄,内部的防范也不能松。猪舍、宿舍、灶房,这些地方得定期用石灰水或者能找到的消毒剂彻底喷洒。粪便垃圾要及时清理深埋,离水源远点。现在缺医少药,一场拉肚子或者猪瘟,都可能要了大家的命。卫生防疫,是保命的根本。”

两人围绕着养猪场的生存链条,展开了更深层次的探讨:

他们围绕着养猪场的防备方案各抒己见,从防御布局到应对策略,从资源利用到人员分工。

每一个议题都关乎生死,每一个细节都需反复权衡利弊。讨论持续了大半夜,两人拿出一个皱巴巴的笔记本,借着月光和手电的微光,写写画画,将碰撞出的想法一一记录。

最终,他们达成了几项迫在眉睫的决议:

伙食与值班制度:

伙食表:为最大限度节省粮食,恢复一日两餐制。第一餐时间定在上午9-10点,保证早晨劳作能量,第二餐定在下午3-4点。

值夜班人员额外增加一顿简单的夜宵,如烤红薯、馒头以及锅盔之类的,补充守夜消耗。

值班表:将耕作、夜间值守、喂猪三项核心体力劳动,由所有成年男性进行排班轮值,确保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同时保证每项工作不断档。明确交接时间和注意事项。

后勤保障分工:

方牧母亲、大伯母、李穗岁:主要负责伙食准备、衣物缝补清洗、柴火捡拾储备、以及宿舍区域的日常清洁消毒,保障大家的基本生活需求。

能源分配优先级:

光伏板发电:优先且必须保障冰柜持续运行,维持冷冻猪肉不腐败。这是核心生存资源。

次要充电:在电力有极少量冗余时,仅给白池的手机充电。理由明确:其父母隶属军队体系,一旦国家恢复部分通讯能力或组织救援,军队系统必然是最优先恢复的渠道。

这部手机,是连接外界希望的唯一桥梁。

卫生防疫制度(草案):定期消毒、垃圾处理规范、个人卫生要求。

月光下,方牧合上写满计划的笔记本。

他和白池并肩而立,望向养猪场外那片被深沉夜色笼罩的、危机四伏的世界。

新墙的轮廓在月光下显得坚实而沉默。

尽管前路漫漫,凶险未知,但两人心中那份信念却无比清晰和坚定:

只要养猪场这十颗心紧紧拧成一股绳,只要不遭遇无法抗衡的天灾或尸潮。

这座依托山势、背靠河流、拥有水源、食物生产和多重防御的避难所,就一定能成为他们在末日狂潮中屹立不倒的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