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核心需求——稳定,而不是快。
他迅速起草一条指令:“通知赵宇,调整模块优先级,把‘误判率降至零’作为首要目标,延迟可以放宽到九十五毫秒以内。”
消息刚发出,林娜传来初步审计结果。
“过去七十二小时,共有三次外部数据传输。”她说,“第一次是您授权的协议草案发送,经加密通道,接收方为合作律所;第二次是测试日志备份,自动上传至云端灾备服务器;第三次……是前天晚上九点二十三分,一份技术备忘录被导出至U盘,操作账号是周涛。”
陆轩皱眉。
周涛是技术组外围成员,负责辅助调试,权限不高,但能接触到部分测试数据。
“他人在哪?”他问。
“上个月调去东南亚项目组了。”林娜说,“目前在吉隆坡驻场。”
陆轩立刻调出人事调动记录。发现这次调动是由郑华推荐,经赵宇审批,流程合规。
但他记得,郑华最近正在推动与马来西亚某高校的合作。
他把这条信息标记为待查项,暂不深究。
“先冻结他的所有权限。”他说,“通知马亮,盯住他在吉隆坡的通讯和行动轨迹。”
“已经安排了。”马亮回复,“他这两天接触过两名诺维亚的当地代表。”
陆轩放下笔。
泄密链条开始浮现。
他重新召集五人组紧急连线。
画面依次亮起。
“现在的情况是。”他说,“我们的技术方向已经被盯上,有人在复制我们的路径。对手背后有国家资源,打得起持久战。我们不能按原计划走高价路线。”
孙明问:“那怎么办?降价?”
“不。”陆轩摇头,“降价我们就输了。他们要的是市场份额,我们要的是技术话语权。只要客户还认可这套系统的价值,我们就没输。”
赵宇问:“下一步怎么走?”
“深挖需求。”陆轩说,“他们抄的是表面,不知道我们手里真正的王牌是什么。客户不要最快的系统,要最稳的。从现在起,所有宣传材料暂停发布。我们不争第一,只做唯一。”
他站起身,走到主控台前,调出全球客户潜在名单。
“接下来,我不打算等招标结果出来再行动。”他说,“我们要主动接触关键客户,让他们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协同控制。”
他指着屏幕上的几个名字:“这五家,都是去年因误断电造成重大损失的企业。联系他们,安排技术说明会,不谈投标,只讲案例。”
“说明会内容?”林娜问。
“讲清楚一件事。”陆轩说,“为什么别人的系统会在雷暴天气误判,而我们的不会。”
他回头看向赵宇:“你能用十分钟讲明白吗?”
“能。”赵宇答,“从时间滑窗校正法说起,结合三次压力测试的实际数据。”
“好。”陆轩点头,“准备材料。明天上午十点前,我要看到第一份演示文稿。”
众人散去执行任务。
陆轩独自留在主控室。
他调出周涛的行程记录,发现他三天后将参加一场行业闭门会,主办方正是诺维亚集团。
他把这条信息转发给马亮,附言:“安排一个人,混进去。”
然后他打开新的文档,标题命名为《客户直击计划》。
写到第三行时,终端提示音响起。
赵宇发来消息:“演示文稿初稿已完成,是否现在提交?”
陆轩看了眼时间。
距离招标文件发布,过去六小时二十七分钟。
他按下回车,输入最后一行指令:
“先不发。等我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