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研究所将于六小时后召开内部评审会,议题:微电网抗扰动算法优化。”
陆轩立即回拨通讯。
马亮接通时背景音很轻。“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他说,“我已经让那边的人申请旁听权限,但不确定能否进入核心讨论环节。”
“不需要全程。”陆轩说,“只要他们在会上提到‘电压骤降恢复时间’或‘非计划性离网’这两个词,立刻截取音频片段传回来。”
“明白。”
通话结束。
陆轩切换到财务系统,查看“战略孵化组”的新建账户。余额显示为零,审批流程卡在二级复核。
他直接发起加急指令,附注写道:“该项目关系未来五年布局,资源优先级最高。”
系统弹出风险提示框,要求上传董事会决议文件。他绕过流程,输入个人权限密钥,强制放行五百万启动资金。
屏幕刷新,账户状态变为“可用”。
他又打开培训系统的后台日志。过去二十四小时,技术组有十七人登录学习平台,平均在线时长超过两小时。课程集中在自动化控制与能源管理基础模块。
陆轩点开其中一名成员的学习记录。此人已完成前三章测验,第四章卡在“多源供电协调逻辑”这一节,反复重试三次仍未通过。
他标记了这个账号,备注:列入孵化组观察名单。
时间跳至凌晨五点十八分。
主屏突然震动,一条警报浮出:
【目标国能源部官网发布通知:原定招标方案将进行技术标准修订,具体细则将于四十八小时内公布】
陆轩盯着这条消息看了五秒,随即按下全组呼叫键。
所有人重新接入会议频道。
“他们要改规则。”他说,“我们只剩下两天时间,搞清楚他们会往哪个方向调。”
赵宇声音传来:“可能是提高本地化率,或者增加环保指标权重。”
“不管是哪一种,”陆轩说,“我们都得在新规出来前,预判他们的技术倾向。”
马亮说:“我可以尝试接触该国电力监管委员会的一名顾问,他去年曾在新加坡参加过行业论坛,我们有过一面之缘。”
“去联系。”陆轩说,“带上郑华的关系背书。”
孙明提醒:“如果标准提高,我们的成本模型需要重做。”
“那就重做。”陆轩回答,“现在开始,所有人暂停非紧急事务。这个项目,必须往前推。”
频道静默两秒后陆续回应。
陆轩关闭通讯,目光落在任务表最后一项:“初期投入上限——九百万”。
他将数值修改为“一千零五十万”,并在备注栏输入:
“允许超支一百万,条件是原型机能在雨季环境下连续运行七十二小时。”
保存更改后,他靠向椅背,眼睛未离开屏幕。
窗外天色依旧漆黑,指挥室内只有设备运转的低鸣。
他的左手搭在桌沿,右手食指再次抬起,准备点击确认键。
指尖距离触控板还剩半厘米时,主屏突然刷新。
新消息来自林娜:
“刚查到,该国最近一次电网事故调查报告中提到——因安防系统误判雷击信号,触发了非必要断电程序,导致三个工业园区停产。”
陆轩瞳孔微缩。
他迅速调出报告摘要,目光锁定其中一句:
“事故主因:安防与电力调度系统间缺乏协同校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