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陆轩看着他,“但现在不是省钱的时候。我们要做的,是把领先变成不可逾越的差距。”
他说完,转向张涛:“你带队做一轮深度调研,三个月内推出定制化模块。不同地区电网特性不一样,我们的方案也要跟着变。印尼偏重抗浪涌,孟加拉需要断电续保,越南那边工业负载突增频繁——我们得让每个客户都觉得,这系统是专为他们造的。”
张涛重重点头:“明白。这次不是卖产品,是解决问题。”
“正是如此。”陆轩收回视线,“别人还在比参数,我们已经在建生态。等他们反应过来,我们早就不是对手,是标准。”
赵宇忽然出声:“陆哥,达卡那边刚传来新数据——设备在过去十二小时里完成了七次前置补偿,最短一次响应提前了0.38秒。”
陆轩看向主屏,三座城市的信号点全都亮着绿色,运行时长数字不断攀升。
“百日零故障。”他轻声说,“这不是终点,是门槛。以后这个行业,谁达不到这个标准,就没资格谈稳定。”
林娜立即补充:“我可以策划一个‘守护者见证’系列,收集医院反馈,做成短片发布。”
“做。”陆轩答应,“但别搞煽情。就拍医生怎么用设备、护士怎么查看预警、电工怎么省下检修时间。普通人看不出技术多牛,但他们知道,什么东西能让生活少点麻烦。”
黄杰插话:“后勤组也可以配合,给每个接入服务的客户发一枚实体铭牌,刻上设备编号和上线日期。”
“好主意。”陆轩眼神一亮,“叫‘守护者认证’,限量版。不是谁都能拿到。只有连续运行满三十天无中断的,才有资格拥有。”
杨芳笑了:“这样一来,客户反而会主动维护系统稳定性,怕断线丢了资格。”
“那就让他们在乎。”陆轩道,“荣誉感比合同约束更牢靠。”
马亮这时再次汇报:“法务组已提交全球备案申请,预计四十八小时内完成初步登记。另外,我查到一家境外资本正试图收购东南亚本地电力服务商,可能是想切断我们的渠道。”
陆轩冷笑:“让他们收。只要我们的设备还在医院里运转,他们换十个代理商都没用。”
他走回主控台,调出三地地图,手指轻轻划过三个绿点。
“告诉所有前线人员——我们不怕竞争,怕的是没人跟上来。现在他们开始模仿了,说明我们走对了路。”
张涛低声问:“下一步呢?”
陆轩盯着屏幕,语气平静:“下一步,我们不再回应任何质疑。他们爱说什么都行。我们只做一件事——持续发布数据。”
他抬起手,在空中写下两个字:
“碾压。”
命令迅速下达。技术组开始拆解区域差异模型,为定制化功能做准备;林娜组织文案团队撰写客户见证素材;孙明重新调整预算分配,确保资金精准流向关键环节;黄杰启动人员轮换机制,避免一线团队过度疲劳;杨芳联络合作方,推动展会直播升级;马亮加强情报监控,紧盯对手动向。
整个指挥中心进入新的节奏。没有欢呼,没有庆祝,只有键盘敲击声和低语指令交织成网。
凌晨一点十七分,首份跨国运行报告自动生成。标题清晰写着:
《樊星阁智能电力系统三地联测实录|累计稳定运行102天|零重大故障》
陆轩站在主控台前,看着这份报告被推送到官网首页。几秒钟后,后台数据显示访问量开始飙升。
他没有坐下,也没有离开。
他的手轻轻抚过屏幕边缘那行新生的数据标识:“星辰护航·已激活”。
主屏突然刷新,岘港医院传来最新消息:
【设备检测到夜间负载异常波动|提前0.4秒启动缓冲机制|输出电压维持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