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亮身体一震,抬头看向陆轩。
“你有追踪能力,有情报网络,也有判断力。但过去,你的工作是补漏。现在,我要你去做眼。去盯着那些还没发生的事,去查那些看起来无关的线索,去发现别人看不见的联系。”
马亮沉默片刻,站直了身体:“我接。”
“一周内,提交预警体系初步架构。”陆轩说,“要覆盖资金流、技术流、人员流,建立动态评估模型。任何异常,哪怕只是偏差0.5%,也要进入监测名单。”
赵宇皱眉:“可现在抽调精锐去做预警,前线防御会不会削弱?我们刚经历一场大战,系统还在修复,人力紧张。”
“预警不是削弱防御。”陆轩盯着他,“是升级防御。真正的防线,不在系统边界,而在时间之前。我们不能再靠运气活着。”
赵宇张了张嘴,最终没再反驳。
他知道,陆轩说得对。这一次,他们赢在了最后三秒。可下一次,敌人可能不会给他们这三秒。
林娜默默将“战略预警组”的设立记录进会议日志。她知道,这不只是一个新部门的诞生,而是一种思维的转变——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判。
陆轩走到大屏前,重新启动了全球节点图。密密麻麻的光点在地图上闪烁,代表着樊星阁在全球的项目与数据通道。
“-7结束了。”他说,“但‘清道夫’还在。他们不会停下,只会更谨慎,更隐蔽。而我们,也不能再用旧的方式去打新的战争。”
他转身,面对所有人。
“过去,我们以为强大就是赢。现在我知道,清醒才是活下去的根本。敌人不怕我们强,他们怕我们看得见。”
马亮走到主控台前,接入深层情报网。他调出过去六个月全球基建项目的异常招标记录,开始筛选资金流向中的微小偏差。
张涛打开供应链审查系统,重新梳理所有外包服务商的背景信息,尤其是那些“恰好”在项目关键期出现的技术团队。
赵宇回到技术终端,开始重构心跳包监测逻辑,试图在下一次攻击前,捕捉到第一个异常脉冲。
陆轩依旧站在中央,双手撑在控制台上,目光落在不断滚动的数据流上。
“-8已经启动。”他低声说,“但我们不会再等它亮剑。”
他抬起手,指向屏幕。
“查。”
“从第一笔钱开始。”
“从第一个信号开始。”
“从第一个被盯上的人开始。”
指挥棚内灯光依旧明亮,数据流持续滚动,所有人各司其位,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
马亮正在讲解预警组的初步架构,声音沉稳而清晰。
陆轩微微点头,目光始终没有离开屏幕。
就在这时,终端突然弹出一条加密提示。
马亮的手停在半空。
他点开文件。
只有一行字:
“-8,目标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