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7章 深入探究(2 / 2)

陆轩听完汇报,在白板上写下三句话:

规则是墙,但墙有缝;

成本是压,但压可分摊;

时间是刀,但我们能抢。

他转身,目光扫过每一个人:“从现在开始,代号‘穿墙计划’启动。”

“技术组七日内拿出最小合规架构方案,重点验证‘民用降维+功能升级’路径可行性;”

“马亮继续深挖GGcG在南美政商网络中的具体关系节点,尤其是其与地方执行机构的利益关联;”

“孙明准备三套资金调度预案,优先保障智利破局,其余项目按阶段释放资源;”

“所有人进入二十四小时轮班状态,信息实时同步,决策不过夜。”

命令下达,作战室灯光调至高强度模式,屏幕接连亮起,数据流开始重新汇聚。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文件传输进度条不断跳动,一张无形的破局之网正在织就。

陆轩站在中央,看着大屏上三国政策的对比图谱,眼神如铁。他知道,这场战斗不再靠拳头,不再靠舆论,而是靠对规则的极致理解与精准穿刺。

这不是退让,是蛰伏。

不是屈服,是蓄势。

三小时后,张涛突然抬头:“发现一个异常点——智利法案附件第十七条提到‘政府指定机构定期审计’,但截至目前,该国并未公布任何具备审计资质的技术单位名单。”

“没有执行主体?”陆轩立即走近,“这意味着条款虽立,却无法落地?”

“正是。”张涛语速加快,“而且根据当地法律程序,这类资质认定需经议会听证与公示流程,目前没有任何相关会议记录。”

马亮迅速接入南美政务公开系统:“查到了——该事项原定于两周前召开初审会,但因‘技术材料不全’延期。而负责提交材料的,正是GGcG派驻的顾问团队。”

陆轩嘴角微扬:“他们自己卡住了自己。”

“这说明什么?”李刚追问。

“说明他们想快,但快不了。”陆轩目光如炬,“规则是他们写的,可程序是别人定的。只要我们拖住节奏,就能逼他们犯错。”

他抓起通讯器,声音低沉而有力:“通知技术组,立即围绕‘审计主体缺失’这一点,起草一份政策可行性分析报告。标题就叫——”

“《关于智利工业数据监管执行困境的若干观察》。”

“不署名,不发布,只做内部流转。我要让这份文件,出现在每一个真正关心政策落地的人桌上。”

话音落下,键盘声骤然密集。一份无声的攻势,已在暗处悄然成型。

陆轩站在大屏前,手指轻轻划过智利地图上的港口标记。

他的指尖停在那一片红色区域。

那里,四百七十万美元的设备仍被扣留。

而他的目光,已穿透海关的铁门,落在政策文本的字缝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