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开始。
但这一次,他们不再是被拒之门外的闯入者。
他们是带着标准来谈合作的人。
两天后,测试接口正式上线。张涛带领技术组完成首次数据对接,反馈结果显示:系统在模拟环境下误报率稳定在百分之零点二八,语音识别匹配度达百分之九十一。
消息传回,陆轩只回了一句:“通知荷兰团队,随时可以开始。”
当晚,他站在窗前,城市灯火如星河铺展。手机震动,是马亮发来的简短汇报:“英泰克内部会议纪要流出,用户体验部已提交试点申请,审批流程启动。”
陆轩放下手机,转身走向书架。他抽出那本《全球智能设备监管案例集》,翻到“中国产品出海受阻实录”那一章。书页边缘有他之前留下的折痕,如今已被抚平。
他拿起笔,在空白页写下:
“当别人还在适应规则时,我们已在参与制定。”
笔尖顿了顿,又添一句:
“合作的门,从来不是敲开的,是推出来的。”
次日上午,作战室再次集结。陆轩宣布:“从今天起,所有对外资料统一口径——我们不做供应商,我们做标准共建者。”
张涛在白板上写下新口号:“以合规为基,以痛点为桥,以技术为言。”
孙明补充:“测试期间成本计入‘战略投入’,不计短期回报。”
林娜则更新了对外沟通模板,所有邮件开头第一句改为:“我们理解您的用户,因为他们也是我们的家人。”
一周后,英泰克传来消息:试点申请通过初审,进入技术评估阶段。
陆轩召集核心团队,下达新指令:“准备第二阶段方案——如果他们愿意接入,我们不仅要提供模块,还要联合发布行业白皮书。”
“标题就叫,《银发守护:智能监护系统合规与人性化设计指南》。”
会议结束,众人陆续离开。陆轩独自留下,打开电脑,调出与汉斯的邮件往来记录。他点开最初那封,重新读了一遍自己写下的第一句话:
“您是否曾收到这样的投诉——老人说系统听不懂他们说话?”
他删掉问号,改成句号。
不是提问,是陈述。
不是请求对话,是宣告到来。
鼠标移向“发送”按钮,他停顿一秒,最终关闭窗口。
时机还未到。
真正的合作,不在邮件里,而在下一步的行动中。
三天后,樊星阁技术团队收到英泰克正式函件:请求延长测试周期,并增加两个城市节点。
陆轩看完文件,抬头看向窗外。晨光正斜切过楼宇,在作战室的玻璃墙上投下一道锋利的光痕。
他拿起电话,拨通张涛。
“准备远程接入支持。”他说,“他们要的不只是技术,是信心。”
电话那头应了一声,随即挂断。
陆轩放下手机,从抽屉取出一枚U盘,插入电脑。里面是最新版本的语音模块源码,标注着“可授权集成”。
他在文件夹属性中设置访问权限:仅限英泰克指定Ip地址读取,有效期三十天。
屏幕右下角时间显示:上午九点五十八分。
还有两分钟,远程验证通道将自动开启。
陆轩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红笔,在“标准共建者”五个字上重重加粗。
笔尖划过纸面,发出沙沙声响。
办公室的灯突然闪烁了一下。
他没有抬头,也没有停笔。
最后一横落下时,电脑提示音响起——
“外部连接已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