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盯着那行字良久,轻轻将图纸收进抽屉。
第二天清晨,张涛在用户反馈系统中看到一条新留言。用户名为“守夜人”,内容只有短短一句:“它昨晚没响,但我爸睡得很安稳——因为知道有人在管。”
张涛停下敲击键盘的手指,闭了闭眼。
宁平研发室的灯光依旧亮着。A组工程师正在调试新一批设备的固件版本,b组则在优化边缘计算响应速度。张涛走过去,指着其中一台机器:“把扩展槽的电源协议再校准一次,未来要接的不只是传感器。”
工程师点头记录。
与此同时,孙明召集财务团队,重新核算资金流向。抵押城西三号物业的流程已启动,服务回款调拨方案也提交审批。他翻到报表最后一页,发现一个异常数据——大量订单的收货地址集中在几个老龄化率超25%的城市。
“这不是偶然。”他对助理说,“把这些区域标出来,优先安排服务网点。”
下午,陆轩来到城西服务站。第一批“听风”已运抵,整整齐齐码放在仓库。他伸手轻叩一台机器的面板,声音沉实。胡军走过来:“第一户安装定在今晚,家属同意做全程记录。”
陆轩点头:“不是为了宣传,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这台机器背后,有一群人一直在等一个电话。”
夜幕降临,运维车驶入小区。楼道灯光昏黄,胡军背着工具箱走上六楼。门开了一条缝,老人的女儿探出身来,眼神里满是期待。
设备安装完毕,系统自检通过。胡军站在门口,留下一张卡片:“二十四小时有人值班,只要您需要。”
他转身下楼,脚步声在楼道里回荡。
陆轩站在服务站门口,望着那栋楼的灯光。手机震动,是马亮发来的消息:“后台数据显示,北方某城市单日访问量突破五千,用户自发组建了‘听风体验群’。”
陆轩收起手机,抬头看向夜空。
宁平服务站的招牌在风中微微晃动,灯光映在玻璃上,像一团不灭的火。
张涛走出研发室,手里拿着一份新打印的用户反馈汇总。他站在白板前,看着那行“让设备学会看家”的标语,伸手摸了摸下方那道裂痕。
涂层已经完全剥落,露出里面的金属层,银灰色,在灯光下泛着冷光。
他拿起记号笔,在旁边写下一行新字:
“服务,从不止于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