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顿了顿:“从今天起,深潜计划转入落地阶段。技术不停,迭代不断,但第一版,必须让所有人看到——我们做到了。”
傍晚六点十五分,城西服务站。
测试家庭的灯亮着。运维员刚完成系统调试,正与老人女儿核对使用日志。突然,监护仪警报响起。
“血压异常!”女儿惊呼。
运维员立即按下手动报警键,同时拨通急救中心。胡军带队冲进楼道,三分钟内抵达门口。
救护车鸣笛由远及近。
复盘会上,张涛翻开记录:“系统未触发预警,因未接入医疗传感模块。”
“但这不是借口。”胡军声音低沉,“我们承诺的是‘懂生活’,不是‘修机器’。如果连最基本的健康风险都看不见,谈什么智能?”
陆轩坐在角落,手指轻敲桌面。
“启动‘异常体征联动模块’预研。”他开口,“先从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入手。不急于上线,但必须列入下一阶段开发序列。”
会议结束,林娜整理录音文件。那段话被单独标注:“它没响,但你们来了。”
她将文件命名为“服务即信任·初版”。
深夜,宁平研发室。
A组工程师正在拆解高校发来的最新算法包。接口适配完成,数据格式校准,系统开始加载。
屏幕闪烁,一行字跳出:
“微动作预判模型V2.1载入成功。”
紧接着,测试环境启动。模拟家庭中,老人翻身,系统捕捉到眼部微动,判定为“即将起夜”,提前开启廊灯与坐便器加热。
“成了。”工程师低声说。
张涛站在身后,看着数据流稳定如河。他打开内部通讯系统,发了一条全员消息:“第一道墙,已破。”
三天后,内部投票结果出炉。
“听风”以52%的支持率胜出。
陆轩在白板上那个星形标记旁,画下一道横线,将其封闭为一颗五角星。
他召集核心团队:“听风一号,进入量产准备阶段。外观、系统、服务流程,全部按最高标准执行。我要让这台机器,成为我们说过的话的证明。”
孙明递上预算表:“如果按这个规模铺开,资金缺口将在第四周出现。”
“抵押城西三号物业。”陆轩说,“再调两成服务回款进生产线。”
“那运维团队的奖金?”
“延后。”陆轩看着他,“但不能少。”
李刚忽然开口:“兄弟们不会为钱闹事。他们只想知道,咱们到底能不能赢。”
陆轩转身,目光扫过众人:“我们已经赢了。从第一份用户留言,到今天这个样机,每一步都是。接下来,是让所有人看见。”
他拿起记号笔,在白板上写下最后一行字:
“让设备学会看家。”
笔尖用力,墨迹渗入板面那道微小裂痕。
张涛注意到,裂痕边缘的涂层正在剥落,露出底下金属的银灰色。
他伸手轻触那道痕迹,指尖传来细微的粗糙感。
陆轩合上笔盖,说:“明天,去城西,把第一台‘听风’装进那户人家。”
胡军点头:“已经安排好了。”
“不是装机器。”陆轩说,“是兑现承诺。”
他转身走向门口,西装下摆划出一道利落的弧线。
张涛站在白板前,看着那道裂痕,忽然开口:“把新接口定义为‘扩展槽’,预留电源与数据协议。”
工程师记下指令。
窗外,宁平服务站的招牌在夜色中亮着,灯光映在玻璃上,像一片未熄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