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试点门店销量回升百分之十七。”他念出数据,“马来三家经销商主动恢复订单,印尼两家原拒收企业已重新排产。”
作战室内,有人轻轻呼出一口气。
张涛笑了:“他们发现,不用我们的技术,成本高了三成。”
赵宇补充:“物流公司也开始松口,有两家主动联系我们,愿意恢复合作,条件是‘长期稳定订单’。”
陆轩将平板放在桌上,目光扫过众人:“这才刚开始。他们以为封锁能让我们跪下,结果我们让他们学会了依赖。”
李刚终于开口:“下一步呢?”
“巩固。”陆轩答得干脆,“三地合资实体必须尽快落地,建厂、招人、备案同步推进。我们要让每一台设备落地,都成为他们无法割舍的一部分。”
他顿了顿:“同时,继续盯紧联盟动态。谁想独吞,谁想分利,谁想自保——把这些名字记下来。将来清算时,一个都不会少。”
孙明低声问:“资金方面需要调整吗?”
“不动主账。”陆轩说,“用南区数据中心收益支撑本地化投入。这笔钱,不是成本,是投资。”
马亮突然抬头:“陆哥,刚收到消息——南洋数科法人代表回电了。他说愿意见面,地点在胡志明市,时间由我们定。”
作战室瞬间安静。
张涛看向陆轩:“这是个机会。他背景干净,又有政府资源,如果能拉进来,等于在体制内打开一道门。”
陆轩沉默片刻,点头:“定时间。但不见面。”
“不见面?”李刚一愣。
“我们见的是诚意。”陆轩说,“让他先做一件事——公开支持‘外资技术共享计划’,并联合三家本地企业提交联名倡议书。他做到了,我们再谈合作。”
张涛笑了:“这是考他站哪边。”
“也是考他自己。”陆轩目光冷峻,“想当棋手,就得先扔掉棋子的身份。”
命令迅速传达。陆轩回到战略席,手指轻抚沙盘边缘。他知道,这场战役远未结束。阮文雄不会善罢甘休,商会也不会轻易让步。但此刻,樊星阁已从被动防御转入主动布局。
林娜再次走近,低声汇报:“越南宁平工业园回复,同意我们提前进场勘测。他们说,等我们提交正式申请时,他们会‘优先处理’。”
陆轩点头,没有多言。
他知道,这两个字背后的分量。
不是欢迎,是妥协。
是对方开始计算利弊后的选择。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晨光刺破云层,洒在城市天际线上。远处,一座新厂房的轮廓正在图纸上成形。
陆轩拿起笔,在计划书扉页写下一行字:
“扎根,不是请求,是事实。”
他合上文件,转身下令:“启动‘本地化落地计划’。建厂、招人、签约,三线并进。我要让整个东南亚看到——樊星阁不是过客,是建设者。”
众人领命,迅速散去。
陆轩独自站在沙盘前,指尖轻轻划过越南区域。他拿起一面新旗,旗面空白,只有一道暗红边线。
他正要插下,门外传来脚步声。
门开,马亮快步走进,手中终端屏幕闪烁着一条新消息。
“陆哥,南洋数科回信了。”马亮声音低沉,“他们同意发起倡议,但有一个附加条件——”
陆轩抬眼。
“他们要求我们提供一份核心技术模块的本地化生产方案,并承诺五年内不收回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