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陆轩独自留在战略室。墙上地图上,东南亚区域被划分为七个责任区,每个区域标注着不同的颜色代码。他拿起笔,在印尼板块写下“合资试点”四字,又在菲律宾旁标注“沙盒申请”。
林娜敲门进来,递上最新整理的政策变动时间轴。她指着其中一条:“印尼上周修订的《外资准入清单》,新增‘云计算服务’为鼓励类项目。这意味着,政策风向正在松动。”
陆轩凝视良久,忽然问:“那份被划掉的合资豁免条款,有没有可能重新激活?”
“有这个可能。”林娜答,“如果能找到当年参与立法的官员,或有类似案例援引,或许能推动政策回溯适用。”
陆轩点头:“让张涛准备一份政策建议书,附上历史依据和国际先例。我们要让规则为我们服务,而不是被规则困死。”
两天后,政策解析组完成初步应对框架。张涛在汇报会上展示最终方案:
一、在越南,联合本地电信商共建认证数据中心,引入第三方审计,主打“合规优先”;
二、在马来西亚,通过技术授权模式,与具备政府背景的企业合作,规避所有权争议;
三、在印尼,尝试激活历史条款,推动“合资豁免”试点,争取绿色通道。
陆轩听完,起身走到沙盘前,将三面小旗插入对应国家位置。他转身问:“如果现在申请,最快多久能拿到批文?”
张涛回答:“越南最快四十五天,马来西亚需六十天以上,印尼……取决于我们能否打通审批环节。”
“时间不够。”陆轩说,“南区数据中心已经运行,他们不会给我们六十天。”
他下令:“菲律宾的‘数据沙盒’试点,立刻启动申请程序。哪怕只是小规模测试,也要抢在他们前面拿到第一张合规通行证。同时,向印尼方面释放合作意向,放出‘南洋数科’接触消息,逼他们主动回应。”
命令下达,各组迅速行动。马亮调整监控重点,开始追踪南洋数科高管的公开行程;林娜着手准备沙盒申请材料,逐条对照菲律宾新规;张涛则秘密联络曾在新加坡参与类似项目的顾问,寻求操作经验。
凌晨四点,系统再次报警。马亮查看日志,发现南区新增一条跨境数据通道,目标Ip指向柬埔寨某匿名节点。他立即截图上传,并附言:“对方开始转移流量,可能预感我们将破局。”
陆轩收到消息时,正站在窗前看着城市天际线。晨光未现,高楼群仍沉浸在黑暗中,唯有几处灯火不灭。他回身拿起通讯器,声音冷静如初:
“通知张涛,明天上午十点,我要看到菲律宾试点申请的完整方案。另外——”
他停顿片刻,目光落在沙盘上那面刚刚插下的小旗上:
“让吴峰约南洋数科的法人代表喝茶。地点选在老城区那家茶馆,就说……”
“我们想谈谈二十年前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