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会拒绝。”李刚直言,“这种条件,等于把他们当贼防。”
“那就让他们拒绝。”张涛冷笑,“我们不怕谈崩,怕的是在妥协中丢掉底线。”
陆轩沉默片刻,转向李刚:“你的意见?”
“我担心强硬姿态会激怒对方。”李刚道,“他们背后有山本一郎,真要撕破脸,可能在舆论上抹黑我们,甚至煽动非洲本地势力闹事。”
“所以不能只靠硬。”陆轩终于开口,“我们要让他们自己退。”
他拿起笔,在白板上画出二维矩阵:横轴为“发生概率”,纵轴为“危害等级”。
“把所有风险点填进去。”
团队迅速行动。
资金诈骗、技术窃取、声誉受损、项目烂尾、国际调查……一个个词条被贴上。
陆轩拿起红笔,圈出两个交集点:高概率、高危害。
“就这两项。”他声音低沉,“所有应对策略,必须围绕‘防资金套牢’和‘防技术泄露’展开。其他都是次要。”
他停顿片刻,提笔在白板上写下八个字:
宁可错失,不可错付。
写完,他拿起黑板擦,轻轻抹去“错失”二字。
只留四字:
不可错付。
没有人说话。
这句话,不是犹豫,是决断。
评估组最终提交统一建议:
财务上,拒绝任何形式的前期垫资,所有资金必须见款到账再启动服务;
技术上,实行L1-L5分级授权,L3级以上调用需陆轩亲自审批,且所有接口内置监控程序;
执行上,设立“双轨验证机制”——每一阶段合作成果,必须由第三方独立机构出具合规证明,方可进入下一环节。
陆轩翻完报告,合上文件夹。
“林娜。”他按下内线,“对外统一口径:合作仍在评估中,暂无进展。”
“可他们明天就要来听答复。”林娜在门外回应。
“那就让他们等。”陆轩站起身,走向窗边。
工地上,吊塔静止,钢架林立。远处城市灯火如海,却照不进这片沉寂的工地。
他没有回头。
“告诉他们,樊星阁不做赌局,只做铁案。”
电话挂断。
会议室只剩四人。
陆轩从抽屉取出那份被封存的“共赢模型”提案,翻到最后一页,指尖划过张涛曾写下的“阶段性开放”四字。
他抽出笔,在旁边空白处写下:
“分级授权,逐级验证,全程可控。”
然后合上文件,放入保险柜,锁死。
“从今天起。”他转身,目光如铁,“所有对外合作,必须先过三关。谁都不能例外。”
李刚问:“如果他们坚持原条件呢?”
陆轩走到白板前,拿起马克笔,在“不可错付”下方,重重写下:
“那就没有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