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轩落座,语气沉稳:“吴总一向敏锐。不过,这次合作模式,可能和以往不同。”
“哦?”吴峰挑眉,“愿闻其详。”
“我们不再单纯输出技术。”陆轩直视对方,“而是邀请合作伙伴,共同组建区域运营公司,股权共享,风险共担,收益按贡献分配。你们提供土地与本地资源,我们提供技术与管理,第三方审计全程介入。”
吴峰沉默片刻,手指轻敲扶手:“这模式……门槛高了。”
“但回报也更稳。”陆轩淡淡道,“过去是‘你出钱,我出力’,现在是‘你我同舟,共进共退’。谁想搭便车,谁就上不了船。”
吴峰深深看了他一眼,忽然笑了:“有意思。难怪恒源愿意低头签协议——你们不是在卖技术,是在重新定义合作。”
他顿了顿,正色道:“我同意。但有个条件——我希望派团队全程参与技术落地,不只是监督,更要学习。”
陆轩点头:“欢迎。真正的合作,本就该让彼此更强。”
洽谈结束,吴峰离去。林娜立刻递上另一份资料:“第二家是北方能源集团,他们提出全资收购技术专利授权,报价三亿。”
“拒了。”陆轩看都没看,“我们不卖技术,只共建生态。”
“第三家……”林娜略显犹豫,“是海外背景的绿洲能源,他们愿意提供国际认证通道,但要求主导海外市场布局。”
陆轩目光一凝:“让他们负责人来谈。我要知道,他们想借我们出海,还是真想一起出海。”
当天傍晚,研发组传来最新消息:催化材料的第四条工艺路径取得意外进展,成本有望再降12%。与此同时,第八项目工地的施工进度刷新纪录,地基浇筑提前四天完成。
陆轩站在办公室窗前,俯瞰城市夜景。楼宇灯火如星河铺展,每一盏光,都曾是他心中不灭的信念。
张涛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刚打印的技术简报:“陆哥,研发组说,还有优化空间。他们建议,下阶段重点攻材料涂层均匀性。”
陆轩接过文件,指尖划过一行数据,轻声道:“告诉他们,别停。我们走的这条路,没有终点,只有下一个高峰。”
夜风从半开的窗缝涌入,吹动桌角那份协议的纸页。林娜正将文件归档,动作轻柔。她抬头看了眼墙上的时钟,已是深夜。
就在此时,马亮匆匆进来,神情严肃:“陆哥,刚收到情报——日本那边,山本一郎召开了紧急会议,参会名单里有渡边健二,还有三家南美能源公司的代表。”
陆轩没有回头,只是将手中的笔轻轻放在桌上。
笔身漆黑,金属夹扣在灯光下泛着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