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敲击,短促而沉重,像战鼓的前奏,敲在寂静的办公室里,也敲在每个人的心上。林娜手中的报告还未来得及放下,陆轩已站起身,目光扫过窗外沉沉夜色,城市灯火如星,却照不进那些被刻意编织的阴影。
“封锁测试账户,追溯登录记录。”他声音不高,却如刀锋划过铁板,“我要知道,是谁让敌人摸到了我们的脉门。”
马亮立刻点头,转身疾步离去。他的背影消失在走廊尽头时,陆轩已拨通内线:“召集所有人,十分钟后,作战室。”
不是会议室,是作战室。
十分钟内,赵宇从华南赶回,孙明合上财务报表,李刚摘下耳机,张涛关掉数据分析界面。所有人落座,空气凝如铁铸。大屏幕上,热搜词条疯狂滚动——“樊星阁污染门”“绿色骗局”“废水直排实录”,一条比一条更具煽动性,一条比一条更接近伪造的“真实”。
“六天。”陆轩站在投影前,指尖划过时间轴,“产品上市还剩六天。每小时,我们的客户流失率上升12%。这不是舆论战,是灭门战。”
没人说话。上一场发布会的胜利像一场短暂的黎明,而此刻,黑夜以更凶猛的姿态扑来。
“他们不止在造谣。”林娜打开数据面板,“短视频平台出现三段‘排污’视频,画面清晰,时间戳连贯,甚至有‘内部员工’出镜指控。播放量破两亿,转发超千万。”
“假的。”张涛冷冷道,“我查过背景建筑结构,角度对不上,排水管材质也不符合我们厂区标准。”
“可老百姓不信结构,他们信画面。”李刚一拳砸在桌上,“我们再开一场发布会?把所有证据甩他们脸上!”
“没用。”陆轩摇头,“他们要的不是真相,是混乱。我们越解释,越像心虚。”
他转身,目光落在林娜身上:“你负责对外。不澄清,不辩解。我们要做的,是重新定义战场。”
林娜眼神一凛,立刻会意。
“我要一条‘真相链’。”陆轩道,“从生产到质检,从原料到运输,每一环,都让公众看得见。不是选择性展示,是全链条直播。”
“传统媒体不会配合。”孙明提醒,“今天上午,五家主流平台拒收我们的声明稿。”
“那就绕过他们。”林娜迅速调出方案,“发布会原始数据流还在,我剪辑‘七十二小时实录’系列短片,每段三分钟,聚焦质检、封装、运输。不加字幕,不加解说,只放原始画面。”
“杨芳的酒吧网络可以做线下传播。”张涛补充,“二十一家门店,全城覆盖,市民进店就能看到。”
“好。”陆轩点头,“再加一条——我亲自录一段视频,背景是深夜车间。告诉所有人:从今晚开始,每天凌晨三点,我们直播一条生产线。”
“你亲自?”赵宇皱眉,“风险太大,他们可能剪辑你的片段再抹黑。”
“正要他们剪。”陆轩嘴角微扬,“剪得越多,破绽越多。我们要的不是完美形象,是真实存在。”
林娜立刻开始调度团队。马亮则一头扎进日志追踪。三小时后,他从情报室冲出,手中握着一份加密报告。
“查到了。”他声音低沉,“b7区异常Ip和oA测试账户,曾在同一时间访问一个伪装成‘绿色产业资讯网’的钓鱼网站。登录设备是总部三楼公共终端,时间是凌晨三点十七分。”
“谁用的?”李刚问。
“不知道。”马亮摇头,“但那个账户下载了北江环保评估草案的初稿。”
会议室瞬间死寂。
“内部有人泄密。”孙明低声说,“而且,他们用我们的文件,去造我们的谣。”
陆轩眼神骤冷。他缓缓起身,走到战术板前,写下三个字:追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