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初露,空气中透着一丝清冷。培训教室的窗帘被拉开,阳光斜斜洒进屋内,在桌面上拉出一道道金色的光痕。黑板上还残留着昨夜会议留下的笔迹,粉笔灰尚未散尽,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石灰味。
第一堂课如期开始。讲师站在讲台前,翻开教案,声音平稳地讲述区块链的基本原理。起初众人尚能保持安静,但随着内容逐渐深入,晦涩的专业术语如潮水般涌来,许多人的目光开始游离,交头接耳的声音悄然升起。
“这玩意儿跟咱们有什么关系?”后排一名成员低声嘀咕,“咱又不是搞金融的。”
“听不懂啊……”另一人皱眉摇头,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
张涛坐在角落里,眉头紧锁。他观察到不少人眼神中带着困惑和焦躁,甚至有几人已经开始翻看手机,显然对课程内容毫无兴趣。他轻轻叹了口气,站起身走到讲台旁,低声与讲师交谈。
“他们不是不想学,是根本跟不上。”张涛语气诚恳,“你刚才说的那个共识机制,能不能换个方式解释?比如用实际例子说明它怎么运作?”
讲师推了推眼镜,脸上露出些许不悦:“我按照标准流程授课,理论必须先打基础,否则后续更难理解。”
“可如果他们连第一步都迈不过去,后面的内容就等于白讲。”张涛顿了顿,语气放缓,“我们这些人,做事靠的是实战经验,不是书本上的逻辑推演。你要是能把概念拆开来讲,结合他们的日常工作,效果会更好。”
讲师沉默片刻,最终点头:“我可以试试。”
课堂重新恢复秩序,讲师调整了语速,试图用更通俗的语言讲解。然而,仅仅过了不到十分钟,抵触情绪再次浮现。有人开始低头打盹,有人干脆掏出纸笔写起了自己的东西,甚至连李刚也忍不住揉了揉太阳穴,低声嘟囔:“听得脑袋疼。”
张涛见状,干脆走上前,拍了拍讲台,引起众人注意:“兄弟们,我知道你们觉得这课枯燥,但我告诉你们,这些东西,未来可能是我们打开新市场的钥匙。”
他顿了顿,扫视全场,继续说道:“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老大要请专家来讲这些?因为他知道,未来的战场不在街头巷尾,而是在谈判桌上、在数据流里。谁掌握信息,谁就有主动权。”
“可是……”有人迟疑开口,“我们也想学,就是真的听不懂啊。”
张涛点点头,转向讲师:“你看,这不是态度问题吧?是我们底子薄,不是不愿意学。”
讲师的脸色终于缓和了一些,但依旧有些固执:“那你觉得该怎么教?”
“从案例入手。”张涛毫不犹豫地说,“比如刚才那个区块链的信任机制,你可以举一个我们樊星阁最近遇到的真实情况,让大家明白这个技术怎么解决信任问题。”
讲师沉吟片刻,终于点头:“好,我来换一种方式讲。”
他合上原本的讲稿,重新组织语言,以一个发生在海外业务中的纠纷为例,逐步拆解区块链如何帮助建立不可篡改的信任链条。这一次,不少人的表情明显变得专注起来,甚至有人开始记笔记。
“原来是这样!”有人低声惊叹。
“这玩意儿还挺有用的。”另一个人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