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柏林的百叶窗,洒在会议桌上,光影交错间仿佛织就了一张金网。陆轩站在签约台前,目光扫过眼前这份即将落笔的协议书,心中却并未完全放松。
谈判桌上的气氛已不像数日前那般紧绷,但空气中仍残留着一丝谨慎与试探的味道。日方代表坐在对面,神情肃然,手中翻阅着最后几页文件。他们不再像最初那样带着居高临下的姿态,但仍试图在细节中埋下伏笔。
“这一页,”赵宇轻声提醒,“关于争议解决机制的部分,措辞比我们提出的草案更偏向仲裁庭裁决权。”
陆轩点头,将指尖轻轻划过纸面,目光落在那一行字上——“若发生重大分歧,由东京仲裁委员会主导协调”。
他没有立刻表态,而是将文件推至中央,语气平静:“我们尊重贵方的文化传统,也理解贵国法律体系的严谨性。但合作是双向的,仲裁机制也应体现公平。”
日方代表微微颔首,其中一位年长者开口道:“陆先生所言极是。我们愿意接受一个中立第三方机构作为协调主体。”
陆轩嘴角微扬,并未急着回应,而是转头看向孙明。后者会意,立即从文件夹中抽出一份附件,递到对方手中。
“这是我们拟定的修正案。”孙明说道,“新增了‘联合仲裁委员会’条款,由双方各派一名代表及一名独立法律专家组成,确保决策过程透明公正。”
日方代表翻阅片刻,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最终那位年长者点了点头:“可以考虑纳入正式文本。”
张涛在一旁默默记录下这一变化,眼中闪过一抹锋芒。他知道,这不是一场简单的文字修改,而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博弈。
林娜站在一旁,静静整理着桌面的资料。她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日方带来的合同副本,忽然发现角落里夹着一张未曾见过的纸张。她不动声色地将其抽了出来,低头一看,上面赫然写着“战略指导委员会”的字样,旁边还有一段模糊的注释。
她心头一动,迅速将这张纸折好,藏入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中。她知道,有些东西看似不起眼,实则可能是关键线索。
签约仪式定于当天下午举行,地点设在柏林市中心一家低调却不失格调的酒店会议厅。现场布置简洁大方,背景墙上挂着樊星阁与东京娱乐集团的标志,象征着这场合作的正式确立。
陆轩一身深色西装,挺拔如松,缓步走入会场时,目光沉稳,步伐坚定。他走到签约席前,与日方代表握手寒暄,脸上露出得体的微笑。
媒体记者早已到场,闪光灯此起彼伏。张涛站在一旁,观察着现场的每一个细节,尤其是日方代表的站位和发言顺序。他不愿让任何一方占据所谓“主宾”之位,因此在安排座位时巧妙调整,使双方代表并肩而坐。
“这次合作,是我们共同书写未来的第一章。”陆轩在致辞中用中英日三语说道,“它不仅是商业的交汇,更是文化的融合。我们期待通过平等对话、相互尊重,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伙伴关系。”
掌声响起,日方代表亦随之鼓掌,神情中多了一份认可。
当签字笔落下的一刻,陆轩的目光始终未曾偏离纸面。他确认每一处签名都落在正确的位置,每一个条款都经过反复推敲。直到最后一笔完成,他才缓缓放下笔,抬起头来,与日方代表对视一眼。
“愿此合作,始于礼,成于信。”他轻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