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樊星阁总部已忙碌起来。
会议结束后的第二天清晨,陆轩便召集了马亮、张涛、孙明等核心成员,站在作战室的白板前,眼神沉稳而坚定。
“现在我们已经渡过了第一道难关。”他声音不大,却充满力量,“但风暴不会停歇,我们必须主动出击,寻找新的生存空间。”
马亮点头,翻开手中整理好的情报资料:“我已经安排人手开始收集市场信息,重点关注新兴产业领域。目前来看,新能源、智能科技、医疗健康这几个方向最具潜力。”
“尤其是新能源。”张涛接过话头,目光闪烁着兴奋的光,“全球能源结构正在转型,传统行业受到冲击,而新能源正处于上升期。如果我们能在这个领域布局,不仅能避开当前经济危机的影响,还能抢占先机。”
“但问题也在这里。”孙明冷静地补充,“我们不是专业的投资机构,对这些行业的了解有限,贸然进入风险极大。而且资金方面……虽然我们在节约成本上取得了成效,但要大规模投入新业务,还是捉襟见肘。”
会议室陷入短暂沉默。
“正因为不是专业机构,所以我们才更需要谨慎。”陆轩缓缓开口,“但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执行力、组织力、还有,敢于破局的勇气。”
他转身在白板上写下三个词:精准、协同、突破。
“第一步,我们要做的是信息筛选。”他环视众人,“马亮负责情报收集,张涛牵头分析,孙明配合评估资金可行性。目标不是广撒网,而是找到真正有爆发力的方向。”
“明白。”三人同时应声。
接下来的几天里,整个樊星阁进入了高速运转状态。
情报人员穿梭于各大商会、论坛、行业协会之间,收集最新的产业动向;财务团队则日夜核算每项可能的投资回报率与风险系数;张涛带着一队精干成员,深入研究新能源市场的政策支持、技术门槛、竞争格局。
第七天,一份详尽的报告摆在了陆轩桌上。
“目前来看,新能源汽车和分布式光伏这两个子领域最值得关注。”张涛指着图表说道,“前者是未来十年的增长极,后者则是能源自主化的关键。我们如果能在其中某个环节切入,比如供应链、充电桩网络或者储能系统,就能建立自己的立足点。”
“但切入点必须足够精准。”孙明补充,“我建议从供应链入手,初期不需要大量资本投入,且可以借助我们现有的物流体系进行整合。”
“好。”陆轩果断拍板,“那就锁定新能源汽车的供应链环节,重点考察电池材料、电控系统的上下游企业。”
说干就干。
接下来的一个月,樊星阁迅速组建了一支由技术人员、市场分析师、法务顾问组成的专项小组,开始接触几家具备核心技术的小型制造企业。
然而,现实远比想象复杂。
第一次谈判失败,对方开出的价格远超预算;第二次合作方临时反悔,转投另一家大集团怀抱;第三次更是遭遇商业欺诈,险些损失一笔预付款。
“这行水太深。”杨芳皱眉,“我们不是没能力进,而是缺乏足够的信任背书。没人相信一个黑帮背景的企业能长期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