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验证效果,科考队的专家们当场对时装进行了简单测试:用辐射检测仪测试,防护效果果然达标;用高低温箱测试,面料在极端温度下没有任何损坏;让模特做各种大幅度动作,时装的灵活性也完全符合要求。
“太好了!张设计师,你这套火星光伏时装,完全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张教授激动地握住张瑶的手,“既满足了火星科考的实用需求,又融入了中国的非遗文化,还环保节能,真是一举三得!”
一位宇航员代表更是兴奋地说:“以前的舱外服又丑又笨重,穿起来特别压抑。要是能穿这套时装上火星,工作起来都更有动力了!而且光伏丝线的纹样太好看了,拍出来的照片肯定特别上镜,能让全世界都看到中国的文化和技术!”
林晚看着眼前的火星时装,笑着对张瑶说:“瑶瑶,你又创造了一个奇迹!把非遗和光伏、航天技术结合起来,也就你能想到了。”
“这还得谢谢星辰的技术支持!”张瑶看向星辰,眼里满是感激,“没有你提供的柔性光伏膜和光伏丝线,我也做不出这套时装。”
星辰挠了挠头,笑着说:“瑶瑶姐,你太客气了。你的设计才是最棒的,能把我们的光伏技术和非遗文化融合得这么好,让光伏不仅能发电,还能成为时尚元素,我都没想到。”
陆哲补充道:“这套火星光伏时装,不仅是宇航员的工作服,更是中国文化和技术的名片。等宇航员穿着它在火星上行走,全世界都会看到中国的非遗之美和光伏之强。”
消息很快传开,张瑶设计火星光伏时装的新闻,再次引爆全网。网友们纷纷留言:
“张瑶太牛了!把云锦、苗绣搬到火星上,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输出!”
“火星光伏时装也太酷了吧!又好看又实用,还环保,不愧是‘瑶光’品牌!”
“宇航员穿着这套时装上火星,绝对是宇宙中最靓的仔!中国非遗+中国光伏,yyds!”
“期待看到宇航员穿着这套时装,在火星光伏站旁边拍照,那画面肯定绝美!”
国外的媒体也对这套火星光伏时装赞不绝口。《Vogue》杂志专门发文:“张瑶的设计,重新定义了航天时装,将中国非遗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让航天不再是冰冷的技术,而是充满文化温度的艺术。”《自然》杂志评论:“火星光伏时装不仅满足了极端环境下的实用需求,还实现了清洁能源的便携利用,是航天技术与环保理念的创新结合。”
接下来的日子里,张瑶和团队根据科考队的建议,对火星光伏时装进行了最后的优化:在时装的袖口增加了光伏触控屏,方便宇航员操作;在裤腿两侧增加了反光条,提升夜间活动的安全性;把光伏披风的收纳方式设计得更便捷,一键就能展开或收拢。
同时,“瑶光”品牌还推出了“火星同款”系列时装,把火星光伏时装的设计元素,运用到日常服装中。比如光伏丝线绣成的火星纹样t恤、柔性光伏面料做的防晒外套、苗绣银饰装饰的背包,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
“瑶姐,‘火星同款’系列卖爆了!很多消费者说,穿上它就像提前感受了火星风情,还能支持环保,特别有意义!”小王兴奋地向张瑶汇报销售数据。
张瑶笑着点点头:“这就是我想要的效果。不仅要让宇航员穿得好看,也要让普通人能感受到非遗和光伏的魅力,让环保、科技、文化融入日常生活。”
几个月后,火星光伏时装的最终版本正式交付给火星科考队。科考队的宇航员们穿上时装,进行了模拟火星环境的测试。在零下60c的模拟舱里,时装的保暖效果和供电系统完全达标;在模拟火星表面的沙地上,宇航员们做着各种工作动作,时装的灵活性和耐用性也通过了考验。
测试成功的那天,张瑶受邀来到科考中心,看着宇航员们穿着她设计的时装,在模拟火星环境中行走、工作,眼里满是成就感。
“张设计师,谢谢你!”一位宇航员走到她身边,敬了个礼,“穿上你设计的时装,我们更有信心完成火星拓荒任务了。等我们在火星上建立了科考基地,第一时间就给你发照片!”
张瑶笑着说:“谢谢你们!希望这套时装能给你们带来好运,也希望你们能在火星上,让中国的非遗之光和光伏之光,一起闪耀!”
林晚、陆哲、星辰也来到了现场,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满是期待。
“还有半年,‘火星拓荒计划’就要启动了。”陆哲轻声说,“到时候,星辰的光伏站会在火星上亮起,瑶瑶的光伏时装会在火星上绽放,这将是中国技术和文化的双重胜利。”
“而且,”林晚看着远方,眼里闪着光,“火星光伏站建成后,我们还能通过它,更近距离地监测小行星带的信号,说不定能和泽塔星人建立更稳定的联系。”
星辰补充道:“我已经在优化火星光伏站的信号接收设备了,到时候不仅能给科考基地供电,还能作为星际通信的中转站,助力念念的星际难民维权行动。”
张瑶看着他们,笑着说:“没想到我的一套时装,还能和这么多大事联系起来。等你们的火星光伏站建成,我一定要设计一套更棒的时装,让宇航员能穿着它,在火星上迎接泽塔星人!”
所有人都笑了起来,眼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夕阳西下,科考中心的光伏幕墙闪着柔和的光,映照着宇航员们穿着火星光伏时装的身影。张瑶站在人群中,心里充满了骄傲和期待。她知道,这套火星光伏时装,只是她非遗+光伏+航天之路的开始。未来,她还会设计更多适合太空、适合极端环境的时装,让中国的非遗文化和光伏技术,一起走向更遥远的宇宙。
而这,正是属于张瑶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