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继承千亿遗产后,我靠预知躺赢全 > 第88章 抗衰技术惊现世,争议声中守初心

第88章 抗衰技术惊现世,争议声中守初心(1 / 2)

第88章:抗衰技术惊现世,争议声中守初心

康泰医疗的全球新品发布会,选在了江城国际会展中心,排场比当年“艾盾-1”疫苗发布时还要盛大。

会展中心的穹顶挂满了蓝色的光伏灯带,既呼应了星辰科技的清洁能源理念,又透着医疗科技的冷静与精密。主舞台中央,一块巨型屏幕循环播放着细胞修复的动态模拟图——受损的细胞在某种物质的作用下,逐渐恢复活力,端粒被一点点拉长,像枯萎的树枝重新抽出新芽。台下坐满了全球顶尖的医学专家、媒体记者、商界大佬,还有不少特意赶来的社会名流,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期待与好奇。

康泰医疗的首席科学家陈敬教授,依旧穿着标志性的白大褂,只是头发比几年前更白了些。他手里拿着一个透明的试剂瓶,里面装着淡粉色的液体,缓步走上台,台下瞬间安静下来,相机快门声密集得像雨点。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陈敬教授的声音透过音响传遍全场,沉稳而有力,“八年前,我们攻克了艾滋病,给全球近4000万患者带去了希望;今天,我们将带来一项可能改变人类生命轨迹的技术——‘时光针’抗衰老注射液。”

“时光针?”台下立刻响起一阵窃窃私语,有人往前探着身子,眼里满是难以置信。

陈敬教授举起试剂瓶,淡粉色的液体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简单来说,‘时光针’的核心原理,是通过修复人体细胞的端粒,延缓细胞衰老速度。我们都知道,端粒是细胞染色体末端的‘保护帽’,随着年龄增长,端粒会逐渐缩短,细胞也会随之衰老、死亡。而‘时光针’中的核心成分,是我们研发的端粒修复酶,它能精准识别受损端粒,促进端粒延长,让细胞恢复年轻状态。”

屏幕上的画面切换,展示出临床试验的数据:“在为期五年的临床试验中,我们选取了不同年龄段、不同体质的1000名受试者,注射‘时光针’后,受试者的细胞衰老速度平均延缓了60%,皮肤弹性、心肺功能、骨骼密度等指标,均恢复到了十年前的水平,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什么?!恢复到十年前的水平?”台下瞬间炸开了锅,记者们纷纷举手,想要提问;商界大佬们则眼神发亮,显然看到了巨大的商业价值;而部分医学专家则眉头紧锁,露出了质疑的神色。

“陈教授,‘时光针’是否能让人‘长生不老’?”一位记者率先抢到提问机会,声音里满是激动。

陈敬教授摇摇头,坦诚地说:“我们不提倡‘长生不老’的说法。‘时光针’的目的是延缓衰老,延长人类的健康寿命,让人们在老年时也能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减少老年病的困扰,而不是违背自然规律,追求无限寿命。根据临床试验数据,‘时光针’最多能让人类的健康寿命延长20-30年。”

另一位记者问道:“‘时光针’的适用人群是哪些?普通人能打得起吗?”

“目前‘时光针’的适用人群是40岁以上的健康人群,”陈敬教授回答,“我们计划初期采用‘公益+商业’的模式,一部分名额用于公益捐赠,免费提供给贫困地区的老人和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商业版的定价会控制在普通人能承受的范围内,后续随着技术普及,价格还会进一步降低。”

发布会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瞬间传遍全球,网上立刻掀起了轩然大波。支持的声音占了大多数:

“我的天!康泰医疗太牛了!以后再也不用害怕变老了!”

“延缓衰老20-30年,意味着能多陪家人几十年,太期待了!”

“康泰从艾滋病疫苗到抗衰老针,一直在为人类健康造福,必须支持!”

“希望公益名额能多一些,让更多普通人也能受益!”

但质疑的声音也随之而来,而且越来越激烈:

“这根本就是违背自然规律!生老病死是自然法则,人为干预就是在破坏平衡!”

“我反对!如果人人都能延长寿命,地球的人口压力会更大,资源会更紧张!”

“这里面肯定有伦理问题!有钱人会不会垄断这项技术,变成‘特权阶级’?”

“临床试验才五年,长期副作用还不知道呢,谁敢轻易尝试?”

争议很快从网上蔓延到现实中。不少环保组织、伦理学家公开发表声明,反对“时光针”的推广:“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而不是试图改变自然规律。‘时光针’的出现,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人口老龄化加剧、资源分配不均、社会公平失衡等,后果不堪设想。”

一些医学专家也加入了质疑的行列。哈佛医学院的一位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端粒修复技术虽然听起来美好,但人类的衰老过程非常复杂,涉及基因、环境、生活习惯等多个方面,仅仅修复端粒,未必能真正延缓衰老,反而可能引发未知的副作用。而且,这项技术还可能打破人类社会的自然更替,对文明发展不利。”

江城的街头,甚至出现了小规模的抗议活动。抗议者举着“拒绝违背自然”“反对长生特权”的牌子,呼吁康泰医疗停止“时光针”的研发和推广。

康泰医疗的总部大楼里,气氛也变得紧张起来。公关部的员工忙着应对媒体的追问和公众的质疑,研发团队则在加班加点地整理临床试验数据,想要用事实回应质疑。

陈敬教授看着网上的争议,眉头紧锁,心里有些焦虑。他找到林晚和陆哲,把一份厚厚的争议汇总报告放在桌上:“林总,陆总,现在的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要复杂。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大,甚至有伦理学家联名向联合国请愿,要求禁止‘时光针’的推广。”

林晚正在翻看临床试验的详细数据,她的表情很平静,没有丝毫慌乱。“陈教授,您先别急,”她抬起头,语气沉稳,“有争议是正常的。一项颠覆性的技术出现,必然会触动一些人的固有认知,引发伦理、社会层面的讨论。我们不能因为有争议就退缩,但也不能无视这些争议。”

陆哲点点头,补充道:“反对的声音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违背自然规律,二是引发社会问题,三是担心安全和伦理风险。我们需要针对性地回应这些问题,用数据和事实说话。”

“安全是第一位的,”林晚的目光落在临床试验数据上,“虽然五年的临床试验没有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但长期效果和潜在风险确实需要进一步验证。我的意见是,‘时光针’暂时不进行大规模推广,先扩大临床试验范围,延长观察周期。”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我们可以联合全球顶尖的医学机构、伦理学家、社会学家,成立一个‘抗衰老技术伦理与安全评估委员会’,全面评估‘时光针’的安全性、伦理影响和社会风险。临床试验的范围扩大到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生活习惯的人群,观察周期延长到十年,确保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那社会问题和伦理风险呢?”陈敬教授问道。

“这些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讨论和解决,”林晚回答,“我们可以举办全球听证会,邀请支持方、反对方、伦理学家、社会学家、普通民众代表,一起探讨‘时光针’的推广方案,制定相关的规则和制度,比如限制使用次数、禁止商业垄断、保障公益名额等,确保技术能公平、合理地惠及更多人,而不是成为少数人的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