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继承千亿遗产后,我靠预知躺赢全 > 第61章 陆哲的商业帝国,辅佐林晚

第61章 陆哲的商业帝国,辅佐林晚(1 / 2)

第61章:陆哲的商业帝国,辅佐林晚

江城国际会展中心的宴会厅里,暖气开得正足,满屋子穿着笔挺西装、踩着高跟鞋的商界人士,手里端着透明的咖啡杯,碰在一起发出“叮当”的轻响,说话声、笑声混着远处吧台传来的冰块碰撞声,热闹得像过年的集市。这可不是普通的聚会,是星辰科技一年一度的全球供应商大会——能站在这里的,全是光伏、储能领域的顶尖企业,要么是做核心组件的,要么是搞物流配套的,哪个不是在行业里响当当的角色?

舞台背景板做得格外大气,深蓝色的底色上,“星辰供应链伙伴大会”八个白色大字加粗放大,格外醒目。旁边的LEd屏上,正循环播放着星辰这些年的项目集锦:北极的光伏站顶着漫天暴雪,蓝色面板上积着薄雪却依旧稳稳发电;非洲索马里的难民营里,光伏板点亮了孩子们读书的教室,抽水机“嗡嗡”转着往农田送水;欧洲巴黎的医院外,星辰的储能车停在门口,保障着急诊室的电力供应。每一个画面都看得人心里发烫,也让人越发好奇,今年的“年度最大供应商”会花落谁家。

“接下来,让我们揭晓本届星辰科技‘年度最大供应商’!”主持人拿着话筒走上台,声音透过音响传遍整个宴会厅,“获得这个奖项的企业,不仅为星辰的全球项目提供了高质量的产品,更在紧急时刻多次挺身而出,保障供应链稳定——它就是,陆氏能源科技!”

话音刚落,全场的聚光灯“唰”地一下,全打在了台下第三排的一个男人身上。陆哲穿着一身深灰色定制西装,衬得他肩宽腰窄,起身时还顺手理了理领带,动作沉稳又利落,没有一点张扬的样子。他朝着台上走去,路过第一排时,还不忘转头看了眼坐着的林晚,两人相视一笑,眼神里的默契,比说十句话都管用。

林晚早就从座位上站起来,手里捧着一座水晶奖杯——奖杯是星星的形状,里面嵌着一小块迷你光伏板,在灯光下闪着微光。等陆哲走到台上,她把奖杯递过去,指尖不经意间碰到他的手,还轻轻捏了一下,像是在说“恭喜”。

台下立刻响起了低低的议论声,有人凑在一起小声嘀咕:“早就听说陆总和林总是夫妻,没想到陆氏的实力这么能打,直接成了最大供应商!”“可不是靠关系啊,去年北极光伏站那批抗寒组件,国内没几家能做,最后是陆氏硬生生啃下来的,零下50度都能用!”“还有非洲索马里那次,光伏站急着要一批小型储能设备,海运得半个月,陆氏直接包了专机,三天就送到了,这响应速度,全球找不出第二家!”

陆哲接过奖杯,走到麦克风前,手指轻轻敲了敲话筒,试了试音。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穿透力,全场瞬间安静下来:“很多人私下问我,陆氏为什么非要把重心放在服务星辰上?放着别的大客户不做,盯着一家公司,不怕风险吗?其实答案特别简单——我老婆林晚,是能引领时代的人。她想做的不是普通的生意,是全球能源转型,是让光伏的光照亮每个缺电的角落。她往前冲的时候,我总不能站在原地看着,得跟上她的脚步,别拖她后腿。”

这话一出,台下瞬间笑了,掌声比刚才更热烈,还有人吹起了口哨。林晚坐在第一排,嘴角忍不住往上扬,手里的钢笔在笔记本上轻轻敲着,眼神里满是藏不住的笑意。她想起三年前,自己刚决定研发北极抗寒光伏组件时,国内所有供应商都摇头说“做不了”——低温下光伏板会脆裂,储能电池效率会暴跌,这是行业里的难题。陆哲知道后,没多说一句话,连夜召集公司的技术团队,把原本生产普通组件的三条生产线全拆了,重新改造设备,还从德国请了材料专家,硬生生熬了三个月,最后拿着样品出现在她办公室时,眼里全是红血丝,说“你试试,零下50度没问题”。

“去年非洲索马里的光伏站遇到紧急情况,当地突然降温,需要一批能抗冻的便携储能设备,”林晚身边的张总凑到旁边的欧盟代表耳边,小声解释,“当时离寒潮只有五天,海运肯定赶不上,陆哲直接拍板包了两架专机,把设备从江城运到摩加迪沙,光运费就花了几百万。他说‘不能让非洲的老百姓冻着’,你说这样的供应商,谁能不放心?”

欧盟代表点点头,眼里满是佩服:“之前我们欧洲能源危机,向星辰订的1000套设备,也是陆氏加班加点生产的,比合同期提前了十天交货。陆氏的供应链管理,确实是全球顶尖水平。”

台上的陆哲还在继续说:“有人开玩笑说,我这是‘夫唱妇随’,围着林晚转。但我觉得不是。星辰的愿景是‘让清洁能源无边界’,这其实也是陆氏的目标。我们去年投了30亿建研发中心,专门做定制化光伏组件——星辰要北极的抗寒板,我们就攻克低温复合材料;星辰要非洲的便携设备,我们就优化储能密度,把设备做得又轻又耐用;星辰接下来要推新型光伏薄膜,我们现在已经在实验室里测试第三版样品了。不是我辅佐她,是我们俩朝着同一个方向,一起把一件对的事做好。”

他举起手里的水晶奖杯,对着台下的林晚晃了晃,眼里带着笑意:“今天这个奖,一半得归陆氏的团队——工程师们熬了无数个通宵,车间工人加班加点赶工期,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陆氏;另一半,得给我老婆林晚。没有她指的方向,我们再能干活,也不知道往哪儿使劲。”

林晚坐在了条信息:“晚上回家给你做你爱吃的红烧肉,再配瓶你藏的黄酒。”

陆哲低头看了眼手机,嘴角的笑意更浓了,对着麦克风又补充了一句:“对了,跟大家说个私事——今晚回家有红烧肉吃,说实话,这比拿奖还让我开心。”

全场“哄”地一下笑开了,媒体记者们手里的相机“咔咔”响个不停,都想抓拍这对夫妻的默契瞬间。有个摄影记者还特意把镜头拉近,拍了林晚嘴角的笑容,后来这张照片被传到网上,网友都说“林总眼里的星星,藏都藏不住”。

大会结束后,两人刚走出会展中心的大门,就被一群记者围了上来。冬天的风有点冷,陆哲下意识地把自己的黑色大衣脱下来,披在林晚肩上,还帮她把领口的扣子扣好。

有个记者挤到前面,问道:“陆总,很多人好奇,您既是林总的丈夫,又是星辰的最大供应商,这种双重身份下,最大的挑战是什么?会不会担心别人说您靠关系?”

陆哲低头看了眼身边的林晚,笑着说:“挑战啊,就是得比别人更努力。别的供应商只要满足星辰当前的需求就行,我得提前想到星辰未来的需求。比如星辰明年要在南极建光伏站,现在陆氏的团队已经在研究南极的极寒环境对组件的影响了。我不能让林晚跟别人合作的时候,说‘我老公的公司做不了这个’,那多没面子。至于靠关系,你看星辰的供应商招标,哪次不是公开透明的?陆氏能拿到订单,靠的是质量和速度,不是因为我是林晚的老公。”

林晚轻轻推了他胳膊一下,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别瞎说,陆氏的技术本来就比同行好,就算不是你,星辰也会选陆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