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欧洲能源危机,全靠星辰救场
深秋的欧洲,像是被老天爷按下了“速冻键”,刚踏入十一月,寒流就裹着暴雪席卷了整个大陆。德国柏林的街头,寒风像刀子似的刮在脸上,行人裹着厚厚的羽绒服,围巾拉到眼睛底下,还是冻得缩着脖子快步走;法国巴黎的塞纳河沿岸,河面结了一层薄冰,往日里热闹的露天咖啡馆全关了门,只剩下光秃秃的桌椅在寒风里发抖;意大利罗马的古建筑前,游客寥寥无几,大家都躲在室内不敢出门——毕竟此刻的欧洲,可比天气更冷的是“缺电断供”的绝望。
这场寒潮来得又猛又急,气温直接跌破了三十年来的最低值,不少地区白天温度都在零下十度以下,晚上更是降到了零下二十度。可偏偏在这节骨眼上,欧洲的能源危机不仅没缓解,反而雪上加霜。之前靠星辰供应的5000套光伏设备刚装上一半,根本顶不住寒潮带来的用电高峰,电力缺口一下子从40%扩大到了50%,各国的供电系统彻底濒临崩溃。
德国柏林的居民楼里,暖气早在一周前就停了。家住老城区的老奶奶坐在沙发上,怀里抱着瑟瑟发抖的小孙子,祖孙俩裹着同一件厚羽绒服,手里攥着暖宝宝,可牙齿还是忍不住打颤。小孙子的脸蛋冻得通红,小声哭着说:“奶奶,我冷,我想吹空调。”老奶奶抹了抹眼角的泪,叹了口气:“傻孩子,没电怎么吹空调?家里的木柴都快烧完了,明天只能去超市看看能不能买到取暖器了。”可她心里清楚,超市里的取暖器早就被抢空了,就算有,也因为缺电用不了。有记者上门采访,老奶奶对着镜头哭诉:“家里的温度计显示零下五度,我这把老骨头能扛,可孩子才三岁,冻得直哭,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法国巴黎的情况更糟。地铁因为缺电,一半以上的线路直接停运,剩下的线路也只能半小时发一班车。上班族们凌晨四点就冒着暴雪排起了长队,队伍从公交站一直延伸到街角,大家缩着脖子,跺着脚取暖,嘴里骂声不断。“这破天气,这破电力,再这样下去班都没法上了!”“凭什么星辰的设备还没到?政府到底在干什么?”一位穿着西装的上班族冻得鼻子通红,一边搓手一边抱怨,手里的公文包都快被他捏变形了。
最惊险的是意大利的医院。米兰一家大型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呼吸机全靠备用发电机勉强维持运转,医生护士们围着机器团团转,眼睛死死盯着仪表盘,生怕发电机突然罢工。有位医生无奈地说:“现在我们连常规手术都不敢安排,万一手术做到一半断电,病人的生命就危险了。我们已经联系了能源部门无数次,可他们除了说‘再等等’,什么办法都没有。”
欧洲能源署的紧急会议开了整整一夜,会议室里烟雾缭绕,烟灰缸里的烟蒂堆成了小山,地上扔满了揉皱的文件。各国能源部长吵得面红耳赤,德国代表拍着桌子指责法国抢占了太多光伏设备,法国代表反过来抱怨德国前期准备不足,意大利代表急得直跺脚,一遍遍说“再不想办法,医院就要出人命了”。
就在大家吵得不可开交时,埃里克“啪”地一声拍了桌子,声音嘶哑地喊道:“别吵了!现在吵有什么用?能解决问题吗?全欧洲的光伏组件都靠星辰科技供应,除了找林晚,我们没有任何办法!”
他一嗓子喊完,会议室瞬间安静了下来。是啊,现在欧洲的光伏技术全依赖星辰,之前订的5000套储能光伏一体化设备刚装上2300套,剩下的还在运输途中,根本顶不住当前的用电高峰。除了求林晚紧急加供设备,别无他法。
埃里克没等天亮,顶着两个硕大的黑眼圈,头发乱得像鸡窝,急匆匆地回到办公室,拨通了林晚的视频电话。电话接通的瞬间,他几乎是扑到了屏幕前,眼眶通红,声音都带着哭腔:“林!救命啊!欧洲真的快撑不住了!这寒潮来得太猛,之前的设备根本不够用,你能不能再紧急发1000套储能光伏一体化设备过来?再晚几天,真的要出人命了!”
视频那头,林晚正在星辰科技的生产车间视察。身后是轰鸣的机器,工人们穿着统一的工装,正有条不紊地组装光伏组件,蓝色的光伏板整齐地堆在货架上,一眼望不到头。她看着视频里埃里克焦急的样子——西装皱巴巴的,领带歪在一边,下巴上还挂着胡茬,显然是熬了好几个通宵,连收拾自己的时间都没有。
林晚没有立刻答应,而是转头对身边的张博士说:“张叔,麻烦查一下欧洲目前的设备安装进度和最新的电力缺口数据,我要准确的数字。”
张博士点点头,飞快地操作起手里的平板电脑,手指在屏幕上划过,各种数据跳了出来。没过一分钟,他就报出了精准的数据:“林总,欧洲之前订购的5000套设备,目前已安装2300套,覆盖了约115万个家庭;还有2700套正在运输途中,预计五天后才能陆续抵达。受寒潮影响,他们的电力缺口从之前的40%扩大到了50%,按照每套设备覆盖500个家庭的基本用电计算,1000套设备刚好能覆盖50万个家庭,缓解当前的燃眉之急。”
林晚听完,微微点头,转回视频镜头,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埃里克,1000套设备可以给你,而且我会让工厂优先打包,尽快发货。但有一个条件,我们得先签一份长期合作协议。”
埃里克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林晚会提条件,不过他很快反应过来,连忙点头如捣蒜:“签!怎么不签!别说一份,十份都签!你说什么条件,我们都答应!”现在欧洲都快火烧眉毛了,别说签协议,就算让他当场答应什么苛刻要求,他估计都不会犹豫。
“不是随便签的,”林晚打开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协议草案,通过视频共享到了埃里克的电脑上,“你仔细看看,主要有三个条件:第一,合作期限五年,这五年里,星辰科技优先保障欧洲的光伏设备供应,每年提供不少于套储能光伏一体化设备,价格严格按照《全球光伏能源公约》的统一标准执行,绝不因为任何突发情况涨价;第二,欧洲必须承诺,将每年接收设备的30%用于低收入社区和公益项目,比如居民楼光伏供暖、医院应急供电系统、学校光伏照明等,我们会派专人监督执行,确保设备用在刀刃上;第三,欧洲要配合星辰科技建立全球光伏技术欧洲分中心,共同研发适配寒带地区的光伏技术,比如抗积雪、抗低温的光伏组件,研发成果双方共享,一起拓展寒带地区的光伏市场。”
埃里克盯着屏幕上的协议条款,手指飞快地滑动着,越看心里越踏实。他原本以为林晚会趁机提一些苛刻的条件,比如提高价格、要求欧洲开放更多市场特权,没想到全是互利共赢的条款——“优先供应”和“绝不涨价”直接给欧洲吃了定心丸,30%的公益用途也符合公约精神,而联合研发寒带技术,对欧洲自己也有极大的好处,毕竟欧洲冬天寒冷,一直苦于没有适配的光伏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