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继承千亿遗产后,我靠预知躺赢全 > 第51章 全球能源危机,星辰成唯一解

第51章 全球能源危机,星辰成唯一解(1 / 2)

第51章:全球能源危机,星辰成唯一解

江城刚过处暑,早晚透着点凉意,可全球能源市场却热得像烧红的铁锅,“砰”地一声就炸了锅。中东那边的地缘冲突说爆就爆,几条关键输油管道被无人机炸得千疮百孔,黑色的原油顺着沙漠戈壁淌得满地都是,卫星图上看过去,像一道丑陋的伤疤。消息一出,国际油价跟按了火箭发射键似的,三天之内硬生生翻了三倍,每桶价格飙到两百美元往上,创了近三十年的新高。

这下可好,全世界都乱了套。国内的加油站前,汽车排的长队能绕着小区转三圈,司机们摇下车窗骂骂咧咧,手里攥着加油卡却被告知“限量供应”,有的加油站干脆挂出“今日无油”的牌子,气得车主拍着油箱盖直跺脚。更夸张的是国外,欧洲不少国家直接实行“单双号供油”,连救护车都得提前跟能源部门报备,才能拿到加油额度;美国加州的高速公路上,因为燃油不足,半道抛锚的货车排成长龙,堵得水泄不通,司机们坐在车里啃着干面包,看着油价牌叹气;非洲的一些小国更惨,原本就靠进口石油勉强维持供电,现在油进不来,电厂直接停摆,晚上的城市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孩子们又得趴在煤油灯旁写作业,黑烟呛得人直咳嗽,作业本上全是黑色的小点点。

电视里、手机上,全是让人揪心的新闻。《国际能源署紧急警告:全球石油储备仅够维持45天》《德国汽车工厂大面积停工,十万工人临时失业》《巴西超市冷冻柜断电,万吨肉类腐烂变质》《印度农民因柴油短缺,无法抽水灌溉,百万亩农田面临绝收》。各国领导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开了一场又一场紧急视频峰会,镜头里每个人都眉头紧锁,唾沫星子横飞地互相指责、商量对策,可聊来聊去,最后都蔫了——除了等中东局势缓和,好像没别的辙。

就在这时,有人突然想起了星辰科技。

“等等!星辰的光伏技术不是能稳定供电吗?”

“对啊!他们的柔性光伏板转化率高,还能储能,就算没太阳也能发电!”

“索马里那种戈壁滩都能建电站,咱们这儿条件比那儿好十倍!”

议论声一出来,就像星火燎原似的,瞬间传遍了各国政府部门。可不是嘛,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星辰的光伏技术早就不是当年的水准了。张博士带着技术团队没日没夜地研发,把柔性光伏板的转化率从22%硬生生提到了30%,还搞出了“储能光伏一体化系统”——白天用光伏板发电,多余的电能储存在特制的电池里,晚上或者阴雨天再拿出来用,稳定性比电网还靠谱。更绝的是安装速度,一座能供一个小镇用电的中型光伏站,从进场施工到并网发电,三天就能搞定,比建传统火电站快了几十倍,简直是能源危机里的“救命神器”。

这下,星辰科技的总机电话彻底被打爆了。

办公室的接线员小王,一天下来嗓子都哑了,手里的笔飞快地记着,本子上密密麻麻全是国家和需求:“林总!法国能源部长亲自打电话来,说巴黎地铁快因为缺电停运了,求咱们先给他们供一批组件!”

“林总!印度总理办公室的特使发了加急邮件,说愿意出三倍价格,只求优先供货,还说要派专机送合同过来!”

“林总!沙特能源大臣刚才又打来了,一口一个‘晚晚妹妹’,说之前合作过索马里的光伏电站,看在老交情的份上,先给他们匀点货,不然他们的沙漠光伏项目要停了!”

电话那头的语气,一个比一个急切,有的甚至带着点哀求。要知道,几年前这些国家可不是这样的——欧盟说星辰的光伏板“环保指标不达标”,设了一堆技术壁垒不让进;日本跟着美国起哄,说星辰技术“有安全隐患”;印度更是直接搞反倾销调查,加了高额关税。现在倒好,一个个把姿态放得比谁都低,就差把“求你了”三个字刻在脸上。

林晚的办公室里,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来,落在墙上的全球光伏地图上,上面密密麻麻的光点,都是已经建成的光伏站。陆哲手里拿着一沓厚厚的订单,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走过来把订单放在桌上:“你看看,这才三天,求购订单就堆了半米高,从欧洲的英法德,到亚洲的日韩印,再到南美的巴西、阿根廷,几乎所有国家都来了,有的还派了特使坐飞机过来,现在就在楼下会客室等着呢,催得不行。”

林晚正对着电脑看非洲的电站停摆报告,屏幕上是索马里阿卜杜拉发来的照片——之前建成的光伏站因为缺维护零件,几块光伏板停了,孩子们又只能在黑暗里写作业,小脸被煤油灯熏得黑乎乎的。她眉头皱着,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让他们等会儿,”声音里带着点疲惫,却很坚定,“先把索马里、肯尼亚那些之前建过公益电站的国家排前面,他们那边的老百姓更急,孩子们不能再摸黑上课了,还有那些缺水的村庄,光伏抽水机停了,连喝的水都成问题。”

“放心,都安排好了,”陆哲递过来一杯冰镇柠檬水,杯壁上凝着水珠,凉丝丝的,“张博士刚才来电话,说生产线已经满负荷运转了,工人三班倒连轴转,机器都没停过,可还是赶不上订单需求。要不咱们再扩建几个工厂?现在各地政府都愿意给政策,土地、税收都能优惠。”

“必须扩,”林晚喝了一口柠檬水,清凉的滋味压下了连日的疲惫,她放下杯子,眼神变得明亮,“另外,你通知下去,所有订单统一价格,不准坐地起价,趁火打劫的事咱们不干。供货顺序就按三个原则来:第一,优先保障公益项目,尤其是非洲、南美那些贫困地区;第二,优先供应之前的合作伙伴,比如美国、沙特这些已经合作过的国家,他们之前有诚意,现在也得优先;第三,那些之前跟着黑石打压过我们、搞技术封锁的国家,让他们先撤销所有不合理的限制,拿出诚意,才能排队等待供货,别想空口白要。”

正说着,办公室的门被“砰”地一声推开,埃里克风风火火地跑进来,头发乱糟糟的,领带都歪了,手里攥着一张纸,语气急得不行:“林!你快看看!欧盟的特使带着代表团来了,就在楼下!他们说愿意把欧洲光伏市场的准入权全放开,还说要给我们建专属工厂,免租金、免税收,只求我们优先给他们供货,解燃眉之急!”

“准入权?”林晚挑了挑眉,想起几年前星辰想进入欧洲市场时的遭遇——欧盟拿着所谓的“环保标准”刁难,说星辰的光伏板重金属含量“超标”,其实就是故意设壁垒,怕星辰抢了他们本土企业的生意。现在倒好,主动把市场送上门了,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可不是嘛!此一时彼一时嘛!”埃里克笑得幸灾乐祸,用手比划着,“现在欧洲的电力缺口高达40%,冬天马上就要来了,要是没有光伏板,老百姓得冻着过冬!他们特使说了,之前是他们眼光短浅,瞎搞技术壁垒,现在愿意无条件配合,星辰的标准就是欧洲的标准,我们说啥就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