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主任一听,立马拍板:“太好了!大姑,这事儿我举双手赞成!我们早就想给活动室搞点绿色能源了,就是没人懂技术,您愿意牵头,我们全力支持,场地、材料都没问题,您需要啥尽管说!”
林晚知道后,特意让车间给社区捐了五块柔性光伏板,还派了两个技术小哥帮忙安装。大姑则忙着准备讲课的内容,林晚帮她做了简单的ppt,把“光伏组件”“储能电池”这些专业术语,都换成了“蓝色发电板”“存电的大电池”;陆哲给她找了个带指示灯的光伏模型,一晒太阳就亮,方便讲课的时候演示。大姑还把自己的小本子重新整理了一遍,把重点内容用红笔标出来,怕讲课的时候紧张忘词,每天晚上对着镜子练好几遍。
讲课那天,社区活动室里挤得满满当当,连窗户旁边都站了人,不光是本社区的老人,隔壁小区的老人们听说有“退休会计讲光伏”,也特意赶过来凑热闹。大姑穿着新买的淡绿色衬衫,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还抹了点发胶,手里捧着光伏模型,有点紧张地清了清嗓子,拿起话筒:“老姐妹们、老兄弟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给大家讲讲光伏板,这玩意儿可不是啥高深莫测的高科技怪物,咱们老年人也能搞懂、能修好,还能靠它省电费、赚零花钱!”
话音刚落,活动室里就响起一阵笑声,气氛一下子轻松了。大姑举起手里的光伏模型,指着蓝色的面板说:“大家看,这就是光伏板,跟咱们家里的太阳能热水器一个道理,都是靠晒太阳发电。但咱们星辰的柔性光伏板厉害着呢,薄得跟布一样,能卷起来,贴在屋顶、墙上都行,下雨、刮风、沙尘暴都不怕,非洲草原上的电站都用这个,风吹日晒好几年都好好的!”
坐在第一排的张大爷举了举手,声音洪亮:“大姑,我问个事儿!这光伏板贵不贵啊?装在家里划算不?我家屋顶空着呢,要是划算,我也想装几块!”
大姑笑着点点头,走到张大爷身边,把模型递给他看:“张大爷,您问得好!咱们社区装的这几块,是星辰捐的,没花钱。要是家里装,一块柔性光伏板也就几千块钱,能用二十年,发电能省电费,多余的电还能卖给国家电网,每个月都能拿到电费补贴,算下来几年就能回本,往后二十年都是赚的,咱们老年人也能靠它赚点买菜钱!”
活动室里议论起来,老人们都凑在一起小声嘀咕:“听起来挺划算啊!”“要是真能赚补贴,我也想装!”
大姑等大家安静下来,又接着讲:“咱们老年人学光伏,不用懂那些复杂的原理,就记几个简单的——第一,光伏板要放在晒太阳多的地方,别让树叶、树枝挡住;第二,平时多擦擦上面的灰,灰多了影响发电;第三,要是发现灯不亮了,先看看控制器的灯,绿灯就是正常,红灯就是出故障,别自己瞎拆,给我打电话,我上门帮大家看看!”
说着,她从包里拿出万用表,手把手教大家怎么用:“大家看,这玩意儿叫万用表,测电流用的,红表笔接正极,黑表笔接负极,显示屏上的数字在20左右就是正常的,太高太低就是线路有问题。来,谁想试试?”
几个胆子大的老人立马举手,大姑耐心地一个个教,嘴里念叨着:“别着急,慢慢放,表笔别碰在一起,碰在一起就短路了,跟家里电线碰线一个道理!”
李大妈学着测完电流,笑得合不拢嘴:“哎呀,我居然也会用高科技仪器了!以前总觉得这些东西是年轻人用的,没想到我也能行!”
大姑看着大家的积极性,心里更有底了,她又讲了社区活动室光伏板的维护计划,还提议成立个“老年光伏维护小组”,自己当组长,教几个手脚麻利的老人简单的维护技巧,以后活动室的光伏板有小问题,不用找年轻人,自己就能解决。
讲课结束后,社区的工作人员把大姑讲课的视频剪了剪,配了个欢快的背景音乐,发在了社区公众号上,标题写着“星辰科技硬核大姑上线!退休会计跨界学光伏,教老人们玩转高科技!”。没想到,视频刚发出去没多久,就被网友转发到了抖音、微博上,一下子就火了。
视频里,大姑拿着光伏模型说得头头是道,时不时冒出几句接地气的口诀,比如“晒太阳=发电,擦灰=多发电”,还手把手教老人用万用表,网友们纷纷评论:“这大姑也太硬核了吧!我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都没搞懂光伏板,她居然能给一群老人讲课,respect!”“为大姑点赞!活到老学到老,这才是退休生活的正确打开方式!”“求大姑开课!我想让我爸妈也学学,他们总觉得自己老了没用了,让大姑给他们鼓鼓劲!”“星辰科技的企业文化也太好了吧,连员工家属都这么优秀!”
#硬核大姑#的话题很快就冲上了江城本地热搜,甚至有市里的老年大学联系大姑,想请她去开一门“老年光伏科普课”;周边几个社区的居委会也纷纷发来邀请,想让大姑去给他们社区的老人讲讲光伏知识。大姑一下子成了小有名气的“银发专家”,走到小区里,大家都笑着跟她打招呼:“大姑,啥时候再给我们讲讲光伏啊?我家孙子都吵着要见‘光伏奶奶’呢!”
林晚看着大姑每天忙着回复邀请、准备讲课内容,却比以前更精神了,心里暖暖的。她给大姑买了个新的放大镜,带LEd灯的,笑着说:“大姑,您现在可是名人了!要不要给您配个助理啊?”
大姑接过放大镜,爱不释手地摸了摸,不好意思地笑了:“啥名人啊,就是给老姐妹们做点实事。对了,晚晚,下次你们往非洲发光伏板,能不能带上我?我想跟玛丽婶子他们聊聊,教教他们怎么维护板,说不定还能帮上忙呢!我还想看看娜拉和那些孩子,给他们带点咱们江城的糖糕!”
林晚点点头,眼眶有点热:“当然能!等您忙完老年大学的课,我就带您去肯尼亚,让您给非洲的朋友们讲讲咱们中国老年人的‘光伏经’,让他们也知道,不管多大年纪,只要肯学,就能发光发热!”
大姑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手里的LEd放大镜对着阳光,折射出一道小小的光,照在她的小本子上,本子上“老年人也能搞科技”几个字,在光线下显得格外耀眼。她知道,自己退休后的生活,因为这些蓝色的光伏板,变得越来越有意义了。而这份意义,不光来自于学会了一门新技能,更来自于能把这份技能分享给更多人,让更多老年人明白,年龄从来不是阻碍,只要有想学的心思、想做的事,就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就能为身边的人、为这个世界添一份光、添一份热。
现在的大姑,每天除了去社区给老人们答疑解惑,还会定期去星辰科技的车间跟技术团队交流,有时候遇到非洲电站发来的维护难题,她还能凭着自己的经验提几句建议,连张博士都笑着说:“大姑,您这‘银发专家’可不是白叫的!”
而那些曾经觉得光伏板“高深莫测”的老人们,也因为大姑的讲课,慢慢开始了解、接受这项科技。社区的光伏电站装起来后,老人们主动成立了巡逻小组,每天轮流去擦拭光伏板上的灰尘,看到板上的指示灯亮着,就像看到了自己的价值,脸上满是骄傲。大姑常说:“别觉得老年人没用,咱们年轻时为家里、为工作操劳了一辈子,老了照样能学新东西,照样能做贡献,这日子才过得有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