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继承千亿遗产后,我靠预知躺赢全 > 第19章 念念的小律师团,帮难民维权

第19章 念念的小律师团,帮难民维权(2 / 2)

林晚接过信纸,小心翼翼地展开,生怕把孩子们的字迹弄坏。她低头仔细看,看到“莱拉想要《格林童话》,可是书是破的”那一段时,忍不住笑了,眼角却有点发热——这孩子,连这么小的细节都记在心里。她摸了摸念念的头,声音温柔:“好啊,妈妈帮你们联系晚晴基金的叔叔阿姨,他们认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马库斯署长,就是上次给妈妈颁奖的那个外国爷爷,让他们把信和视频一起转交给马库斯署长,好不好?”

“视频?”念念有点懵。林晚笑着解释:“就是咱们现在拍个视频,你和你的小伙伴们举着这封信,跟马库斯署长说几句话,告诉他们你们为什么写这封信,这样他就更能明白你们的心意啦。”

念念赶紧跑回活动室,叫上小雨他们。几个孩子站在活动室的窗边,阳光正好落在他们身上,念念举着求助信,其他四个孩子站在她旁边,一个个都挺直了小腰板。小张拿着手机录像,林晚在旁边指导:“不用紧张,就说真心话就行。”

视频里,念念看着镜头,认真地说:“马库斯爷爷您好,我们是中国江城实验小学的‘小律师团’,我们想帮叙利亚的小朋友。他们没有足够的光伏教室,只能在外面听课;他们没有课本,只能手抄;莱拉想要《格林童话》,可是难民营里只有破书。请您帮帮他们,给他们更多的教室和书,谢谢爷爷!”说完,五个孩子一起鞠了个躬,小脑袋凑在一起,笑得特别灿烂。

林晚当天就把求助信的扫描件和视频发给了晚晴基金的负责人,让他务必转交给马库斯署长。她本来没想着会有特别快的回复,毕竟联合国的事务都很忙,没想到第二天下午,马库斯署长的助理就发来了邮件,还附带了一段马库斯的视频。

视频里,马库斯署长坐在办公室里,手里拿着念念他们写的求助信,信纸被他小心翼翼地铺在桌上,旁边还放着个放大镜。他对着镜头,笑得特别和蔼:“亲爱的中国小朋友们,你们的信和视频我都收到了。我必须说,你们的信让我非常感动——你们没有说那些复杂的大道理,只说了叙利亚小朋友最真实的需求:想要一间能遮风挡雨的教室,想要一本完整的书,想要一盏晚上能写作业的灯。这些简单的愿望,却比很多大人写的‘公益报告’更有力量,你们比我们更懂公益的本质是什么——是关心别人的难处,是想办法帮别人解决问题。”

紧接着,邮件里还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决定给晚晴基金追加200万美元的专项拨款,专门用于叙利亚难民营的光伏教室扩建项目和儿童图书捐赠项目,还会协调国际出版社,印刷更多适合儿童阅读的阿拉伯语和中文双语图书,其中就包括《格林童话》的精装版。

林晚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念念。当时念念正在家里给莱拉画明信片,画的是两个小女孩手拉手站在光伏教室前。听到消息,她一下子从椅子上跳起来,抱着林晚的脖子又蹦又跳:“太好了!妈妈!莱拉以后就能在新教室里读《格林童话》了!我们的‘小律师团’真的帮上忙了!”

没过多久,叙利亚难民营就传来了好消息。晚晴基金的工作人员发来了照片和视频:新的光伏教室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工人们正在安装星辰科技捐赠的“星能-5”光伏板,银灰色的板面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第一批图书也已经运到了难民营,足足有上千本,堆在临时搭建的书架上,五颜六色的封面特别显眼。其中有几十本《格林童话》,每本书的扉页上,都贴着念念和小雨他们画的插画——有独角兽,有光伏板,还有大大的笑脸。

莱拉特意拍了段视频发过来。视频里,她穿着一件新的粉色连衣裙,是晚晴基金捐赠的,坐在新教室的课桌前,手里捧着一本崭新的《格林童话》,封面是金色的,上面画着灰姑娘的马车。她对着镜头,笑得露出了两颗小虎牙:“念念,谢谢你,谢谢‘小律师团’的小朋友们!我现在每天都能在亮堂堂的教室里读故事了,这本书特别好看,我还会读给其他小朋友听!”

视频的背景里,能看到其他孩子围在书架前,有的在选书,有的坐在课桌前看书,阳光透过光伏教室的窗户洒进来,落在他们的书上,暖洋洋的。念念抱着手机,看得眼睛都红了,赶紧给小雨发微信:“小雨小雨,你看莱拉的视频!她收到《格林童话》了!咱们下次再写求助信吧,帮非洲的小朋友要更多的光伏板,让他们晚上也能有灯!”

小雨很快就回复了,还发了个开心的表情包:“好呀好呀!咱们的‘小律师团’要帮全世界的小朋友!下次咱们还可以画更多的插画,让更多人看到他们的需求!”

林晚站在旁边,看着念念抱着手机笑得一脸灿烂,心里满是感动。她突然明白,公益从来都不是一代人的事,也不是只有大人才能干的事。当念念和她的小伙伴们用稚嫩的笔触写下那些真心话,当他们把莱拉的小愿望记在心里,当他们为了素不相识的小朋友努力想办法时,这份“用温暖传递温暖”的初心,就已经在这些孩子心里扎了根,发了芽。

而这,比任何一个公益项目、任何一笔拨款都更珍贵——因为它意味着,未来会有更多像念念一样的孩子,愿意去关心这个世界的难处,愿意用自己的方式去传递光和温暖。这份小小的善意,会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飘到世界的各个角落,长出更多的美好。

当天晚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官方社交账号还专门发了一条动态,配了念念他们写的求助信照片,还有孩子们举着信的视频截图。配文写着:“来自中国江城实验小学的‘小律师团’,用最稚嫩的文字,写下了最有力量的求助信。他们不懂‘可持续发展目标’,也不懂‘公益战略’,却懂‘别人需要帮助,我就该伸出手’。有时候,孩子比大人更懂,什么是真正的帮助,什么是真正的温暖。”

评论区里一下子就热闹了,好多人都在为这些孩子点赞:“太可爱了!这些小朋友是小天使吧!”“看到这样的孩子,就知道未来的世界会越来越好!”“向‘小律师团’学习,公益不分年龄!”

念念睡前刷到了这条动态,偷偷把手机拿给林晚看,小脸上满是骄傲:“妈妈你看,全世界都知道我们的‘小律师团’了!”林晚笑着把她搂进怀里,在她额头上亲了一下,盖好小被子:“是啊,我的念念真棒。以后,妈妈还要跟你一起,把更多的光带到需要的地方去,好不好?”

“好!”念念用力点头,眼睛慢慢闭上了,嘴角还带着笑。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来,落在书桌上那封求助信上,纸上的字迹虽然稚嫩,却好像带着一层淡淡的光,照亮了这个安静的夜晚,也照亮了孩子们心里那份小小的、却无比坚定的公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