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孩子的礼物,破局关键(2 / 2)

她指着不远处正在组装光伏板的小王,小伙子额角还挂着汗,却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他是我们最顶尖的技术员,以后每周都开培训班,包教包会。”

小王立刻举了举手里的螺丝刀,用刚学的阿拉伯语喊了句“萨瓦卜(好样的)”,逗得旁边几个看热闹的年轻人咧嘴直笑。

哈桑盯着林晚看了很久,那目光像在审视一件精密仪器,最后终于“哐当”一声把枪往地上一扔,朝着人群吼了句阿拉伯语。很快,小王和阿明从集装箱里走出来,虽然脸色疲惫,眼神却很亮——他们没受伤。

“光伏板还给你们,人也还给你们。”哈桑的声音缓和了不少,甚至带了点别扭的妥协,“我会挑十个年轻人,跟着你们的技术员学。希望……你们说到做到。”

林晚笑着点头,把小熊布偶递给旁边跑过来的莱拉。小女孩怯生生地抱住布偶,圆溜溜的眼睛瞬间弯成了月牙,用生硬的中文小声说:“谢谢……妈妈。”

黄沙依旧在吹,但此刻的难民营里,似乎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

接下来的一周,难民营的东南角热闹得像过节。小王蹲在光伏板前,用树枝在沙地上画电路图,十几个年轻人围成半圆,听得眼睛都不眨——有穿破洞t恤的少年,有裹着头巾的妇女,甚至还有个拄拐杖的老人。哈桑也来了,就站在人群最后,背着手,偶尔弯腰指点两句,俨然一副“助教”的模样。

阿明则带着几个人清理教室,把积灰的木板拼成课桌,又用石块在墙上刻下“希望教室”四个字。莱拉和法蒂玛手牵手,抱着念念送的小熊,蹲在光伏板下用石子画太阳,画着画着,两个孩子突然咯咯笑起来,法蒂玛从口袋里掏出半截铅笔,在莱拉的画旁边也添了个太阳。

林晚站在远处看着这一幕,陆哲从身后轻轻揽住她的肩:“你看,他们开始相信‘光’了。”

她点点头,目光落在正在给年轻人演示接线的小王身上。小伙子额头上的汗滴进眼里,却连眼都没眨,认真得像在完成一项神圣使命。她知道,这场由“间谍装置”引发的风波,被孩子的画笔和布偶彻底击碎了。而难民营的光,从此不再是短暂的施舍,而是当地人亲手握住的、能照亮未来的火种。

夕阳把光伏板镀成了金色,也把小王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法蒂玛突然跑到林晚面前,举着张画纸,上面是两个太阳,一个写着“莱拉”,一个写着“法蒂玛”,旁边还画了个小小的光伏板。

“送给……妈妈。”小女孩的阿拉伯语说得磕磕绊绊,却用尽了力气。

林晚蹲下来抱住她,眼眶发热:“谢谢你,法蒂玛。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风沙依旧呼啸,可在这片饱经苦难的土地上,有一束温暖的光,正从孩子们的画纸里,从光伏板的电流里,从当地人求知的眼神里,一点点亮起来。林晚知道,这只是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或许还会遇到新的挑战,但只要守住这份“赋能”的初心,守住人与人之间最纯粹的信任,这束光,就永远不会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