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云裳接过话筒,指尖因用力而微微泛白,她的目光扫过台下的团队成员,语气坚定而真诚:“核心竞争力是‘技术为王,标准为纲’的信念。三年来,我们将年营收的30%持续投入研发,累计攻克12项‘卡脖子’技术,主导制定的《光伏组件效率国家标准》让中国新能源技术拥有了国际话语权;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一群愿意为技术创新拼命的团队,还有晚星资本这样从初创期就坚定陪伴的后盾——如果没有林总当初‘不看短期回报,只看技术潜力’的投资理念,就没有今天的星辰科技。”她说着,侧身看向林晚,眼神里满是感激。
林晚站在一旁,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没有抢话,只是安静地看着顾云裳接受采访。这时,晚星资本的投资总监周明快步走来,递上一份刚打印好的资产报表,报表封面印着晚星资本的星芒logo,里面用加粗的红色字体标注着:“林晚女士持有星辰科技18.2%股份,当前对应市值3642.33亿元,较上月末增长502.1亿元,增幅15.9%。”
“林总,恭喜!”《福布斯》中文网的记者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细节,立刻挤到林晚面前,镜头对准她,“根据我们的实时测算,您的个人身家已成功跻身全球富豪榜前50位,这是中国女性投资者首次达到这一高度,您有什么想对关注您的人说?”
林晚接过报表,指尖轻轻拂过“502.1亿”的数字,眼神没有丝毫波动,语气平静却透着力量:“这些数字只是商业价值的一种体现,真正让我骄傲的不是身家增长,而是星辰科技创造的社会价值。我们的高效光伏组件已出口到全球60多个国家,为非洲200多个偏远村庄搭建了离网储能系统,让近百万村民用上了稳定的清洁电力;即将量产的‘极光电池’,还能降低新能源汽车的续航焦虑。比起市值和身家,这些改变世界的点滴,才是更值得铭记的成就。”
她的话刚说完,台下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连交易所的工作人员都忍不住为她鼓掌——在充斥着“数字崇拜”的金融圈,这样的格局与温度,远比冰冷的市值更动人。
敲钟仪式结束后,星辰科技的内部庆功宴设在交易所顶层的江景会议室。落地窗外,黄浦江的粼粼波光与金融街的摩天大楼交相辉映,东方明珠塔的球体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江面上的轮渡缓缓驶过,留下一道长长的白色水痕。会议室里,长桌上摆放着香槟塔和精致的中式茶点,“星辰科技”的银色logo印在餐垫上,与窗外的江景构成一幅现代与传统交融的画面。
顾云裳端着香槟杯,走到会议室中央,清了清嗓子,原本喧闹的房间瞬间安静下来。“三年前,我们在不足100平米的共享办公室里许下承诺,要让中国的新能源技术领跑世界;今天,我们站在了全球市值第一的位置,但这不是终点,只是新的起点。”她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声音里充满激情,“接下来,我们要联合远航新能源,将‘极光电池’推向全球市场;要在德国汉堡建欧洲最大的光伏储能基地;还要启动‘星辰助学计划’,资助高校新能源专业的贫困生——我们不仅要做商业巨头,更要做有温度的全球企业!”
“好!”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欢呼,所有人都举起酒杯,香槟杯碰撞的清脆声响与窗外的江风融为一体,在顶层空间里久久回荡。
林晚站在落地窗前,手里端着一杯温水——她不习惯在庆功场合喝太多酒。手机轻轻震动了一下,是陆哲发来的消息,附带一张他在实验室拍的照片:“恭喜星辰登顶!晚上回家给你做了你最爱的佛跳墙,材料早上特意让阿姨去菜场挑的活鲍和海参。”后面跟着一个戴着厨师帽的卡通表情包。
林晚看着消息,嘴角不自觉地弯起,指尖快速回复:“好呀,顺便和你聊聊星辰科技欧洲基地的布局,或许可以和你的远航新能源联动,搞个‘光储充一体化’项目,抢占欧洲市场。”
放下手机,她的目光重新落回庆功宴现场——顾云裳正在和研发总监讨论“光伏-储能”协同技术,市场团队围着周明分析海外订单数据,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奋斗的热情与对未来的憧憬。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来,将他们的身影镀上一层金色的光晕,也照亮了林晚眼底的期许。
她知道,星辰科技市值破2万亿不是终点。这串数字的背后,是中国企业从“跟跑”到“领跑”的蜕变,是技术创新赋予的底气,更是资本与实业相互成就的典范。而她,会继续站在幕后,用晚星资本的力量,发掘更多像星辰科技这样有潜力、有担当的企业,助力它们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芒,书写属于中国企业的全球传奇。
江风透过半开的窗户吹进来,带着黄浦江的湿润气息,拂动了林晚耳边的碎发。她望着远处越来越亮的阳光,心里无比清晰:属于中国商业的黄金时代,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