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陈雪新剧本!再续爆款(2 / 2)

袁琳适时从文件夹里拿出一份打印好的投资意向书,递到张远面前:“张总,这是我们拟定的投资意向书,里面明确了投资金额、权益分配、违约责任等条款,您可以过目。如果没问题,我们下周就能签订正式合同,启动项目筹备——文学策划团队已经准备好了,明天就可以过来和陈老师对接。”

张远接过意向书,快速浏览了一遍,连连点头:“条款写得非常清晰,比我们之前合作的投资方专业多了。尤其是‘票房分账优先保障制作方’的条款,太贴心了!我今天回去就签字盖章,下周一一早就让法务部过来签正式合同!”

他抬起头,看着林晚,眼神里满是敬佩:“说真的林总,现在圈子里都传‘跟着林晚投项目,稳赚不赔’。您数数看,从星辰科技上市翻十倍,到新能科技的充电桩卖断货,再到《逆光》的32亿票房,您投资的每个项目都成了爆款。不是我说,您这眼光,真是娱乐圈和商圈双料第一!”

林晚闻言笑了笑,没有居功:“不是我眼光好,是陈老师的剧本有力量,云裳的企业有潜力,苏晓的演技有质感。投资的本质,从来不是赌运气,而是识别人、信任人——找到真正有才华、肯坚持的人,再给他们资源支持,自然能做出好项目。”

陈雪听到这话,再也忍不住,站起来走到林晚身边,轻轻抱了抱她:“谢谢你,林晚。每次我觉得撑不下去的时候,你都在。”

林晚拍了拍她的背,轻声说:“我们是朋友,不是吗?”

下午4点,张远和王姐带着投资意向书离开后,工作室里只剩下林晚、陈雪和袁琳。唱片机里的《卡农》结束了,自动切换到一首舒缓的钢琴曲,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剧本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陈雪重新坐回摇椅上,拿起《追光》的剧本,轻轻抚摸着封面上“追光”两个字——这是她亲手写的毛笔字,笔锋里藏着对新闻理想的敬意。

“真希望快点开机,”陈雪轻声说,“我已经能想象到苏蔓站在发布会上,撕毁假报告的样子了。”

“快了,”林晚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春日的暖风涌进来,带着花香,“从筹备到开机最多两个月,选角、搭景、剧本围读,一步步来。夏天拍完,秋天上映,正好赶上国庆档,那时候观众的观影热情高,票房肯定能再创新高。”

袁琳拿着手机走进来,脸上带着兴奋的笑容:“林总,陈老师,刚收到消息,《追光》要启动的消息已经在影视行业群里传开了,有三家影视公司——柠萌、新丽、耀客,都联系我们,想抢剩下的投资份额;还有五个一线男演员的团队发来简历,想争取男一号阿哲的角色,其中包括去年拿金鸡奖的李然!”

陈雪惊讶地抬起头:“李然也愿意来试镜?他现在可是顶流啊!”

“当然愿意,”林晚笑着说,“现在圈子里都知道,你的剧本能拿奖,我的投资能卖座,谁不想来分一杯羹?不过还是要试镜,阿哲这个角色需要能演出身世的自卑和理想的坚定,光有流量不行。”

陈雪用力点头:“对!试镜一定要严格,不能砸了《追光》的招牌。”

夕阳西下时,林晚准备离开。陈雪送她到洋房门口,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采访笔记:“这是我采访新媒体人的记录,里面有很多真实故事,下次文学策划团队来的时候,可以一起参考。”

林晚接过笔记,封面是陈雪手写的“追光·真实故事集”,纸页边缘已经有些磨损。“好,我让团队认真看。有任何需要,随时给我打电话。”

坐进车里,林晚拿出手机,给苏晓发了一条微信:“《追光》下周签合同,苏蔓这个角色是你的了。要不要提前进组体验生活?我可以联系‘澎湃新闻’的新媒体团队,让你跟着跑几天采访。”

不到一分钟,苏晓的回复就弹了出来,还附带了一个激动的表情包:“太谢谢林总了!我明天就把偶像剧的邀约推掉,随时可以去体验生活!陈姐的剧本写得太好了,我一定要演好苏蔓!”

林晚看着手机屏幕,嘴角扬起一抹浅笑。车窗外,春日的余晖洒在老城区的街道上,给红砖墙镀上了一层暖金色。她想起一年前《逆光》首映礼上,陈雪紧张得手抖,苏晓站在角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