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顾云裳和陈雪也分工合作——林晚负责洗菜切菜,她拿起案板上的黄瓜,刀工利落得像专业厨师,很快就切成了均匀的黄瓜片;顾云裳帮着剥蒜、切姜,动作有条不紊;陈雪则拿着手机四处拍视频,从厨房的热闹场景拍到客厅的湖景,嘴里还念叨着:“要把这些都记录下来,以后看肯定很怀念。”
阳光透过厨房的百叶窗,在地板上投下整齐的光斑,落在每个人的身上。张瑶哼着流行歌曲煎鸡翅,油锅里发出“滋滋”的声响,香味很快弥漫开来;大姑捏饺子的手法熟练,一个个元宝状的饺子整齐地排在盖帘上;林晚切好的蔬菜码在盘子里,红绿搭配格外好看。偶尔有人说句笑话,引得大家一阵大笑,笑声混着鸡翅的香味、饺子馅的鲜味,成了最温暖的人间烟火气。
中午12点,丰盛的饭菜摆满了餐厅的长桌:色泽红亮的可乐鸡翅、外酥里嫩的红烧鱼、酸甜可口的糖醋排骨、晶莹剔透的白菜猪肉饺子,还有清爽的凉拌黄瓜和拍黄瓜,陈雪带来的提拉米苏蛋糕放在桌子中央,上面插着“乔迁快乐”的小旗子。大家围坐在一起,姑父打开陶土坛子,倒出乳白色的米酒,酒香醇厚,给每个人的杯子里都斟了小半杯。
“来,咱们举起杯子,”姑父站起身,声音洪亮,“祝小晚乔迁之喜,以后的日子像这米酒一样,醇厚香甜,越来越好!”
“干杯!”所有人都举起杯子,清脆的碰撞声回荡在餐厅里。米酒入口甘甜,带着淡淡的米香,一点都不冲。
张瑶喝了一口酒,放下杯子,感慨道:“还记得大学时我们挤在15平米的出租屋里,冬天没有暖气,裹着被子吃泡面。那时候你说‘以后一定要住带湖景的大房子,给妈妈买最好的东西’,没想到才几年,你就真的实现了梦想。”
“是啊,”陈雪也跟着点头,眼眶有点红,“要是没有小晚,我写的《逆光》可能永远只能躺在抽屉里,更别说成为爆款了。今天能坐在这里,真的很感谢你。”
顾云裳看着林晚,眼神里满是默契:“从第一次在星辰科技联手应对顾云英,到现在各自的事业都走上正轨,我们一起闯过了最难的日子。以后不管是芯片研发还是新能源布局,我们都一起加油。”
大姑夹了一个饺子放在林晚碗里,眼里满是慈爱:“多吃点,看你最近忙得瘦了。房子再大再好看,也不如身体重要。以后要是不想做饭,就回大姑家吃,随时都给你留饭。”
林晚吃着热腾腾的饺子,心里暖暖的,像被阳光裹住一样。她看着眼前的人——有一起疯一起闹的闺蜜张瑶,有血脉相连、时刻牵挂她的大姑一家,有并肩作战、彼此信任的伙伴顾云裳和陈雪,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真诚的笑容,眼里满是对她的祝福。这栋别墅再豪华,也比不上身边这些人的陪伴。她拿起杯子,站起身,对着大家说:“谢谢你们今天来陪我。对我来说,‘家’从来不是房子有多大多豪华,而是有你们这些在乎的人在身边。以后这里就是咱们共同的家,不管什么时候,你们来了都有饭吃、有地方住。”
“说得好!为了这个家,再干杯!”张瑶举起杯子,大家再次碰杯,笑声和谈笑声飘出窗外,落在湖面上,引得水鸟扑棱着翅膀飞起。
饭后,张瑶拉着林晚去了屋顶露台。露台上摆着一套藤制桌椅,旁边放着一个烤炉,是林晚特意为以后的烧烤派对准备的。两人靠在栏杆上,看着湖面上的游船慢慢划过,张瑶兴奋地规划:“等樱桃树结果了,我们就在这里办个采摘派对,叫上顾云裳、陈雪,还有晓晓,一起烧烤、吃樱桃、看日落!”
林晚笑着点头,心里满是期待。书房里,顾云裳和陈雪正翻看着《逆光》的拍摄花絮,时不时讨论着某个镜头的拍摄细节;庭院里,大姑和姑父戴着园艺手套,修剪着玉兰树的枯枝;林晓则坐在樱桃树下,拿着画板写生,画纸上是满院子的热闹——客厅的落地窗里能看到顾云裳和陈雪的身影,庭院里的大姑和姑父,还有露台上的林晚和张瑶,画面温馨得像一幅画。
阳光透过樱桃树的枝桠,在林晚的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闭上眼睛,感受着微风拂过脸颊,闻着空气中的花香和米酒的余香,嘴角扬起一抹满足的笑。从继承遗产时的迷茫无措,到应对顾家内斗的冷静果断,再到如今事业有成、亲友环绕,她终于明白,人生最珍贵的从来不是银行卡上的数字,也不是豪华的房子,而是身边这些不离不弃的陪伴,和内心那份踏实的温暖。
乔迁之喜,喜的不仅是住进了梦想中的房子,更是拥有了这份沉甸甸的、触手可及的幸福。而这份幸福,会像庭院里的樱桃树一样,在时光的浇灌下,慢慢枝繁叶茂,结出甜美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