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投资试水!小公司爆火
大年初二十四的下午,江城科技园区被初春的暖光裹得松软。主干道旁的玉兰花树冒出了星星点点的花苞,淡粉色的花骨朵裹着浅绿的花萼,像被精心包裹的糖豆,缀在光秃秃的枝桠上;沿街的商铺大多恢复了营业,奶茶店的玻璃门不断开合,飘出焦糖珍珠的甜香,便利店收银台前排着两三个人的短队,连保安亭里的大爷都晒着太阳哼着小曲——唯独位于园区最角落的“新能科技”,门口连个招牌都显得灰蒙蒙的,玻璃门紧闭,里面隐约透着昏暗,与周围的热闹格格不入,像被遗忘的角落。
林晚原本和安德鲁约在园区中心的“漫咖啡”谈2月10日星辰科技临时董事会的准备事宜,因为提前半小时抵达,便想着绕路逛逛园区,顺便看看有没有有趣的初创公司。她穿着一件米白色的垂感风衣,内搭浅灰色羊绒针织衫,下身是黑色直筒裤,脚上踩着一双裸色低跟鞋,手里拎着个极简款的黑色皮质手包,没有戴贵重首饰,却透着“低调贵气”的质感。刚走到“新能科技”门口,就看见一个男人蹲在门前的台阶上,后背弓着,双手用力抓着头发,肩膀微微发抖,连放在旁边的笔记本电脑都忘了合上,透着一股掩不住的沮丧。
男人看着约莫三十岁,穿了件深蓝色的西装外套,面料已经洗得发皱,袖口卷到小臂,露出腕上一块旧款的电子表,表屏还有道细微的裂痕;头发乱糟糟的,额前的碎发粘在皮肤上,发顶还沾着点白色的灰尘,显然是好几天没好好打理;下巴上冒出了青色的胡茬,显得格外疲惫;他手里紧紧攥着一个巴掌大的黑色设备,像是某种电子原型机,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连指缝里都沾着点黑色的油墨。他面前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亮着,上面是密密麻麻的财务报表,表格里成片的红色负数格外刺眼,最家公司怕是已经走到了破产的边缘。
“您好,您没事吧?”林晚停下脚步,声音放得轻柔。她原本不想多管闲事,毕竟园区里挣扎的初创公司太多,可男人手里那个造型别致的黑色设备,让她忍不住多问了一句——那设备看起来像便携充电装置,边缘做了圆润的弧度,比市面上常见的充电宝更小巧,透着点设计感。
男人猛地抬头,露出一张满是倦容却藏着倔强的脸。他眼底布满了红血丝,眼周泛着青黑,显然是熬了不少夜,可眼神里却没完全褪去光,像快熄灭却还在挣扎的火苗。看到林晚,他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慌忙站起身,动作太急差点撞到身后的台阶,又连忙稳住身形,局促地用手拍了拍裤子上的灰尘,连带着把皱巴巴的西装外套也拽了拽:“没、没事,谢谢您啊,我没事。我是这家新能科技的创始人,叫陈明,您……您是来谈合作的吗?”
“我叫林晚,路过这里。”林晚伸出手,保持着礼貌的距离,“只是看您状态不太好,随口问问。”
陈明盯着她伸出的手看了两秒,像是怕自己手上的油墨弄脏她,又在裤子上蹭了蹭,才轻轻握住——他的手很粗糙,掌心布满了厚厚的老茧,指腹还有几处细小的划伤,应该是常年泡在实验室做测试留下的,指尖的油墨没蹭干净,在林晚的手背上留下了一点淡黑色的印子。可就在皮肤接触的瞬间,林晚的眼前突然闪过一串清晰得如同电影放映的画面:
先是三个月后的电商平台首页,“新能科技官方旗舰店”挂在首页推荐位,主打产品“便携式太阳能快充宝”的主图格外醒目——黑色的设备斜靠在阳光下,旁边放着手机和笔记本,销量数字鲜红刺眼:“已售10.2万件”,评论区里满是五星好评,“户外露营试了,晒半小时能充30%电,太实用了”“比我之前买的重一倍的充电宝续航还强,绝了”“出差带它太方便,不用找插座”。
接着是线下数码城的场景,好几家门店的专柜前都围着人,穿着蓝色工服的销售员手里举着同款快充宝,对着阳光演示:“大家看,只要有光就能充电,阴天也能用,满电状态能给手机充8次,笔记本充2次,重量只有200克,放包里完全不占地方!”周围的顾客纷纷伸手接过设备,眼神里满是惊喜。
然后是财经新闻的页面,标题用加粗的黑色字体写着“新能科技横空出世!便携式太阳能快充产品上市三月,市场占有率突破30%,公司估值一月内翻五倍”,产品,笑容自信。
最后是颁奖典礼的现场,陈明站在“年度新锐创业者”的领奖台上,手里捧着水晶奖杯,身后的大屏幕上滚动着新能科技的研发历程,从最初的简陋实验室到现在的现代化厂房,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他的团队成员都站在台下,眼里闪着激动的泪光。
这些画面充满了活力和希望,与眼前陈明蹲在台阶上的窘迫模样形成鲜明对比。林晚猛地回神,指尖还残留着陈明掌心的温度,心里又惊又喜——这是她第一次将预知能力用在投资上,没想到竟遇到了如此有潜力的“黑马”,这个看似要破产的小公司,竟然藏着能引爆市场的产品!
“陈老板,您手里攥着的这个,是你们公司的产品吗?”林晚指了指他还没松开的黑色设备,故意露出好奇的表情,掩饰刚才的失神。
提到产品,陈明的眼睛瞬间亮了,像是被点燃的灯芯,刚才的沮丧消散了大半。他小心翼翼地把设备递到林晚面前,动作轻柔得像捧着易碎品:“对!这是我们团队熬了三年研发的便携式太阳能快充宝!您看,它的表面是高效太阳能板,只要有光就能转化成电能,不管是阳光还是灯光都能用;里面的电池是我们定制的高密度电芯,满电后能给手机充8次,笔记本电脑充2次,重量只有200克,比一瓶矿泉水还轻,特别适合户外、出差用。我们前后测试了半年,对比了市面上所有同类产品,续航、重量、充电速度都比他们好,可……”
他话锋一转,语气又沉了下去,眼神黯淡下来,指了指身后紧闭的玻璃门:“可我们缺资金。研发的时候把我和合伙人的积蓄都投进去了,还借了点钱,现在生产线开不起来,第一批样品做出来后,连检测费都交不起;员工工资欠了两个月,昨天还有两个老员工跟我提辞职,说要去别的公司找活路。我刚才在算账,要是这周末之前还筹不到钱,下周就得解散公司,把设备卖了抵工资……”
林晚接过那个快充宝,入手比想象中更轻,磨砂的外壳触感细腻,边缘的弧度贴合手掌,握着很舒服。她按了下侧面的电源键,设备正面的小屏幕亮起,显示“剩余电量100%”,下方还有两个接口,一个type-c,一个USb-A,设计简洁又实用。她试着把自己的手机插上,屏幕立刻显示“正在充电”,充电速度还不慢。“产品确实很好,”林晚真心实意地说,“设计实用,性能也过关,只要能解决量产问题,肯定能打开市场,你们只是缺个机会而已。”
“机会……哪有那么容易啊。”陈明苦笑一声,双手撑在膝盖上,又露出了刚才的沮丧,“我这两个月跑了十几家投资机构,线上也联系了不少投资人,他们要么说我们是小公司,没品牌没数据,不敢投;要么说太阳能便携产品是‘小众需求’,没前景,不愿意赌。我爸妈也天天劝我,让我别折腾了,找个稳定的班上,可我不甘心——这产品是我们团队十几个兄弟熬了无数个通宵做出来的,从画图纸到做样品,改了不下五十版,就这么放弃,我对不起他们,也对不起自己这三年的心血。”
林晚看着他眼底的不甘,还有提到团队时的愧疚,心里的想法越来越清晰。她把快充宝轻轻放在笔记本电脑旁,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陈明,我可以给你们公司注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