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上,妖圣俯冲,轨迹直线……”
“正前,纣王残魂拳印,蓄力已完成……”
起初,他极为生疏。推演需要消耗巨大的心神,同时预判二十个目标的行动更是艰难无比。往往算准了七八个,却被另外几个意想不到的攻击击中。身上不断添加新的伤口,圣血染红了衣袍,气息也开始紊乱下滑。
但他没有放弃。兵家本就讲究“料敌机先”,青铜兵书的智慧与文王遗留在此地的推演道韵隐隐呼应。他如同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儿,在生死线上挣扎,一点点地熟悉这种全新的战斗方式。
一天,两天……
方炎身上的伤越来越多,但他的眼神却越来越亮。从最初只能预判三五道攻击,到后来能预判十道、十五道……他闪避的身法越来越流畅,如同在刀尖上跳舞,于不可能中寻觅生机。
他甚至开始尝试更精妙的操作——引导。
一次精妙的侧身,让一道蛮圣的骨棒擦着身体砸向另一道妖圣残魂;一次恰到好处的位移,让两道纣王残魂的拳印对撞在一起!
“轰!” 内耗产生,两道残魂同时剧震,气息削弱了一截!
“有效!” 方炎精神大振!
他彻底放弃了强攻,完全沉浸在“推演-闪避-引导”的节奏中。身形如鬼魅,在二十道残魂的围攻下穿梭,仿佛他不是在被围攻,而是在指挥一场混乱的舞蹈。残魂们在他的引导下,不断误伤同伴,力量飞速消耗。
随着对文王推演之道的体悟加深,一种奇妙的变化产生了。他不仅能够洞悉残魂的攻击,神念似乎与这片天地产生了更深的联系。那混乱的规则线条在他“眼中”逐渐变得有迹可循,而在某些规则线条交汇、相对稳定的“节点”深处,他隐隐“看”到了一点点的纯净光芒,如同黑夜中的星辰。
那是……圣道晶石的方位!
同时,在他游刃有余的引导下,终于有残魂支撑不住,在同伴的误伤和自身力量耗尽后,哀嚎着崩散。
“咻!”“咻!”
两枚新的圣道晶石,一枚带着蛮荒气息,一枚带着妖异光泽,从崩散的残魂处飞出,被方炎挥手收起。
压力骤减!
方炎长啸一声,非但没有退走,反而主动将战斗范围扩大,引动了更远处游荡的残魂!
三十个!四十个!最多时,他同时与五十个半圣巅峰残魂周旋!
这是一幅极其震撼的画面:混沌的天地间,一道渺小的人影,如同风暴中的海燕,在五十道毁天灭地的能量洪流中穿梭、起舞。他每一次移动都精准到毫米,每一次出手(哪怕是轻微的格挡或引导)都玄妙无比。残魂们在他的算计下,如同被人牵着走的提线木偶,互相倾轧,不断减员。
而方炎对推演之道的掌握,也在这个过程中飞速提升,从“熟悉”到“精通”,再到近乎“本能”。他甚至开始分心,凭借那冥冥中的感应,在战斗的间隙,向着感应到的“圣道晶石”方位移动。
一枚,两枚,三枚……
散落在破碎大地、隐藏于空间裂隙、甚至悬浮在规则乱流中的圣道晶石,被他一一寻获、收取。兵道空间内,万象归源鼎欢快地嗡鸣,鼎身光芒越发璀璨,吸收炼化晶石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整个兵道空间,尤其是与两界山融合的部分,壁垒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越发坚固、厚重,那因妖族大圣威压而产生的细微裂痕,蔓延的速度明显减缓。
方炎立于一片狼藉的战场上,周身气息愈发内敛深沉,眼眸开阖间,仿佛有无数卦象生灭。他看向归墟幻境的更深处,那里,似乎有更强大的存在,以及……更大机缘的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