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弟,为何不乘胜追击?”刘备问道。
关羽道:“曹操北逃辽东,已是穷途末路。当务之急,是稳定中原,然后...”他目光转向东南,“解决江东问题。”
诸葛亮从长安送来急信:“主公、云长:孙权见我军大胜,已调集水军,似有异动。宜早作防备。”
刘备皱眉:“孙权这个反复小人!见我破曹,又生异心!”
关羽丹凤眼微眯:“大哥,是时候彻底解决江东问题了。”
建安二十六年春,长江北岸赤壁,魏延率领的五万蜀军已在此驻扎半年。
“关将军到!”传令兵的声音让魏延精神一振。
很快,关羽的帅旗出现在江岸,身后是十万精锐。
“文长,辛苦你了。”关羽下马,拍了拍魏延的肩膀。
魏延躬身道:“为汉室效力,不敢言苦。将军,东吴水军近日频繁调动,恐有异动。”
关羽望向江南:“孙权见我破曹,心生畏惧,必先发制人。”
关平走来:“父亲,伯父率十万大军已到夏口,孔明先生也自长安赶来。”
三日后,蜀汉高层齐聚夏口大营。
“据报,孙权以陆逊为帅,周泰、丁奉为将,集结水陆军二十万,战船三千艘,欲与我军决战。”诸葛亮指着地图道。
张飞嚷嚷道:“怕他作甚!当年赤壁一把火烧了曹贼,今日俺们也能烧了孙权小儿!”
关羽忽然道:“孔明,我有一计。”
众人目光聚焦在关羽身上。
“孙权必以为我会重演赤壁火攻,我们在北岸布防,他却不知...”关羽手指划过地图,“我已命关平率三万精兵,自上庸顺流而下,直取柴桑;又命周仓率两万山越兵,自会稽登陆,奇袭建业。”
诸葛亮羽扇轻摇:“云长这是要复制麦城突围的战术啊。”
“正是。陆逊主力在此,后方空虚。待关平、周仓得手,吴军必乱,届时...”关羽丹凤眼中精光一闪,“我们全军渡江,一举破敌!”
计策已定,各自准备。
十日后,长江江面大雾弥漫。
关羽亲率先锋船队,悄悄渡江。
“父亲,为何选此雾天渡江?”关兴不解。
关羽道:“陆逊多谋,必料我趁西北风起进行火攻。今日大雾,他必不防备。”
果然,当蜀军船队接近南岸时,吴军才发觉。
“报!关羽渡江了!”探马飞报陆逊。
陆逊大惊:“雾天渡江?关羽疯了!传令全军迎击!”
然而为时已晚,关羽已率军登陆,建立滩头阵地。
“杀!”关羽青龙刀挥舞,所向披靡。
与此同时,关平奇袭柴桑得手,周仓也兵临建业城下。
“报!柴桑失守!”
“报!建业被围!”
噩耗接连传来,吴军士气崩溃。
陆逊长叹:“关羽用兵,神鬼莫测。江东...危矣!”
混战中,关羽直取陆逊中军。
“陆伯言,东吴大势已去,何必徒增伤亡?”关羽声如洪钟。
陆逊苦笑:“关将军用兵如神,逊自愧不如。只是...”
话音未落,营外马忠的一支冷箭射向关羽。关兴眼疾手快,举盾挡住。
“休伤我父!”关兴大喝,率亲兵护住关羽,蜀军一拥而上将马忠就地斩杀。
此时,张飞从侧翼杀到,刘备主力也开始全面渡江。
吴军溃败,陆逊在亲兵护卫下南逃。
三个月后,消息传来:孙权在交州被俘,东吴灭亡。
建安二十七年,长安未央宫。
汉献帝端坐龙椅,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荀彧等文武百官分列两旁。
“皇叔刘备接旨!”宦官宣读诏书,“朕体弱多病,难理朝政,特禅位于皇叔刘备,以继汉统!”
刘备再三推辞,最终在群臣恳请下接受禅让。
登基大典上,刘备身着龙袍,祭告天地。
“朕,刘备,今承天命,继汉室正统,改元章武。封诸葛亮为丞相,总督朝政;关羽为大将军,督天下兵马;张飞为车骑将军;荀彧为尚书令...”
是夜,新皇宫中,刘备与关羽、张飞漫步庭中。
“二弟、三弟,回想当年桃园结义,何曾想到有今日。”刘备感慨道。
关羽抚髯微笑:“大哥顺天应人,实至名归。”
张飞哈哈大笑:“今日大哥做了皇帝,俺们两个做哥哥的,也该有个王爷当当!”
刘备正色道:“二弟、三弟,朕已决定,封你们为王,世袭罔替。”
关羽却摇头:“大哥...陛下,臣弟有一言。”
“二弟请讲。”
“汉初高祖定下‘非刘姓不王’之制,实为保全刘氏江山。臣弟与三弟虽与陛下情同手足,却不可破此祖制。”
张飞愣了一下,随即恍然:“二哥说得对!俺们不要做王爷,做个将军就挺好!”
刘备热泪盈眶,握住二人的手:“得弟如此,夫复何求!”
过了三年,经过数年休养生息,大汉国力恢复。
“陛下,曹操在辽东病逝,其子曹丕继位。”诸葛亮禀报道。
刘备看向关羽:“二弟,是时候了。”
关羽点头:“臣请率兵十万,北定辽东。”
三个月后,辽东平定,曹丕投降。自此,天下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