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内众将激动得满脸通红,振臂高呼,声浪几乎要掀翻帐顶!种师道老将军热泪盈眶,他一生为国,此刻却觉得方炎所指之路,才是真正的大义所在!
方炎抬手,压下欢呼,沉声道:“然,欲行此大业,必先稳固根本!涿州乃燕京门户,必须尽快拿下!但不再是为了那昏君的军令状,而是为了我们大宋的大业!”
“传令下去!”方炎的声音变得铿锵有力,充满不容置疑的威严,“将我方‘清君侧、复燕云、安百姓’之宗旨,通告全军,传檄北境各州县!愿随我等着,共享太平!阻我道路者,皆为国贼民敌,绝不姑息!”
“令,后勤保障师师长柴进,即刻统筹粮草,安抚新附百姓,确保后方稳定!”
“令,各师加强战备,对涿州围困不变,但攻势加强!三日后,总攻涿州!”
“令,军工坊全力运转,弹药优先供给前线!”
“令,严密监视汴京方向及南方动静,若有异动,随时来报!”
一道道命令有条不紊地下达,展现出一个成熟统帅的冷静与魄力。
“末将遵命!”众将轰然应诺,士气高昂到了顶点,眼神中充满了为理想而战的狂热光芒!
很快,“清君侧、复燕云、安百姓”九字口号,如同插上了翅膀,传遍了三十万北伐大军的每一个角落!
士兵们先是震惊,随即是巨大的共鸣和释然!他们大多出身贫寒,深受官府盘剥之苦,如今为国征战却遭朝廷背刺,早已心怀怨愤。方炎的口号,完美地诠释了他们战斗的意义,将他们从“为昏君奸臣卖命”的道德困境中解放出来,上升到了“为天下百姓请命”的高度!
“说得好!这大宋是咱们百姓的大宋!”
“当兵吃粮,以前是为官家,现在俺知道了,是为咱爹娘兄弟姐妹打仗!”
“跟着元帅!清君侧,杀奸臣!复燕云,保家乡!安百姓,过好日子!”
“誓死追随元帅!”
军心凝聚力,在这一刻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这支军队的灵魂,被彻底重塑,从一支传统的封建王朝军队,开始向着具有明确政治理想和人民属性的新式军队蜕变!
方炎感受着军中那磅礴浩大、纯粹而炽烈的气运向着自己疯狂汇聚,虎符在识海中嗡鸣震颤,光芒万丈,那三百炼魂战魂与七万化罡军魂亦发出共鸣的咆哮!他的修为,在这股庞大信念力量的推动下,竟再次精进!
与此同时,通过圣庙网络、商队往来、难民流徙,“清君侧、复燕云、安百姓”的口号以及方炎在北方推行的一系列惠民政策,如同巨大的冲击波,迅速向南扩散,传遍大宋各地!
汴京城,垂拱殿。
宋徽宗和蔡京等人还没来得及为发出的圣旨松口气,就接到了北方传来的惊天消息。
“反了!反了!他真的反了!”宋徽宗看到檄文,气得浑身发抖,将手中的玉杯狠狠摔在地上,“清君侧?他要清的就是朕!他就是董卓!是曹操!”
蔡京脸色阴沉得可怕,他没想到方炎反应如此激烈果断,而且打出的口号如此刁钻狠辣,一下子把他们置于天下民意的对立面。
“陛下息怒!方炎此贼,狼子野心,如今终于图穷匕见!其所谓‘安百姓’,实乃收买人心,动摇国本!其心可诛!”
然而,更让他们心惊肉跳的是,这口号在民间引起的反响。
汴京街头巷尾,百姓窃窃私语。
“听说了吗?北方的方元帅说‘清君侧、安百姓’呢!”
“早该清了!蔡京、高俅那些贪官污吏!”
“人家方元帅在北方真的给百姓分田了,还不收苛捐杂税!”
“要是方元帅能打到汴京来就好了……”
南方,方腊军中。
“清君侧?复燕云?安百姓?”方腊看着传来的檄文,若有所思,“这方炎,倒是个有趣的人物。若能与他东西呼应……”
梁山泊,聚义厅。
宋江拿着檄文,眉头紧锁:“方安抚使…竟走到了这一步。清君侧…安百姓…唉,若非朝廷无道,焉有今日……”
方炎的口号,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大宋江山的千疮百孔,也照出了人心向背。无数饱受压迫的百姓和有心之士,开始将目光投向北方,心中燃起了微弱的希望。
而此刻的涿州城外,战鼓再次擂响!这一次,不再是骚扰,而是决战的号角!
三十万信念归一、士气如虹的大军,如同苏醒的洪荒巨兽,向着摇摇欲坠的涿州城,发出了最后的怒吼!
“清君侧!复燕云!安百姓!”
声浪震天动地,预示着一个旧时代的即将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的艰难开启。方炎的救父之路,已然与一场席卷天下的风暴,紧密地联结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