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儒道至尊之兵家大帝 > 第78章 点将台诸圣祝福

第78章 点将台诸圣祝福(1 / 2)

北门外点将台。

三十万大军列成的庞大战阵,如同玄黑色的钢铁丛林,肃杀之气直冲云霄,将初升的朝阳都染上了一层铁血之色。

兵刃的寒光连绵成片,甲叶的摩擦声如同海潮低吟。点将高台之上,宋徽宗赵佶身着龙袍,头戴冠冕,面色肃穆,虽竭力维持帝王威仪,但眼底深处那一丝对即将到来之事的期盼与紧张,却难以完全掩饰。

今日,非比寻常。

不仅因大军北伐,更因依照古礼,将由诸子百家圣者,为这支承载国运的大军赐下祝福,施加诸圣状态!此乃极大恩典,亦需耗费圣者本源,非国战大事绝不轻动。

忽然,天地间响起一声清越恢弘的钟鸣,仿佛自九天而来,涤荡人心。

“恭请儒家半圣,朱圣!”

声音未落,只见东方天际文气大盛,漫天紫气东来三万里!一道身影脚踏“平步青云”,自汴京城内儒道圣院一步迈出,瞬息便至点将台上空。来人身着朴素儒袍,面容清癯,目光温润却蕴含无限智慧,正是当世儒家理学之集大成者,朱圣!

他并未对台下皇帝与百官寒暄,而是直面三十万大军,朗声开口,声音不高,却如同洪钟大吕,响彻在每一个士卒的灵魂深处:

“吾乃朱熹,今日为三军将士,诵圣贤之道,壮尔等浩然之志!”

言罢,他周身磅礴如海的才气冲天而起,并非化作具体诗篇,而是引动了冥冥中存在于天地间的儒家至理圣言!无数金光璀璨的儒家经典文字自虚空中浮现,并非某一篇文章,而是汇聚了《孟子》、《大学》、《中庸》乃至《春秋》中的微言大义,蕴含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无畏勇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大抱负!

“存天理,灭人欲!守心中正道,辟四方妖邪!”朱圣声如雷霆,每一个字都引动天地法则共振。那漫天金色圣言如同受到指引,轰然落下。

首先,“浩然正气”四字大放光明,化作一道纯粹由至大至刚意志构成的纯白光柱,轰然贯入整个军阵之中。所有士卒浑身一震,只觉得一股暖流自头顶灌入,瞬间驱散了所有的恐惧、犹豫、怯懦,心胸之中充满坦荡无畏之意,意志坚如磐石!“浩然加身”:士气永久锁定昂扬状态,极大抵抗精神类攻击、妖邪侵蚀、战场恐惧术法,心志不惑。

紧接着,“格物致知”、“即物穷理”等代表儒家探究万事万物规律的圣言化作无数细微流光,融入士卒的甲胄、兵器之上。甲胄的结构、兵器的锋刃仿佛被无形的智慧之力优化,虽外形未大变,但其材料特性被激发至最佳,表面浮现出玄奥的理性纹路。“文理护持”:装备耐久度大幅提升,不易损坏,并对蛮族煞气、阴邪之力产生额外抗性,更能小幅度提升攻击的精准度。

最后,“春秋笔法”、“一字褒贬”等蕴含儒家秩序与评判之力的文字在空中交织,化作一道道透明却坚韧无比的“礼序屏障”,覆盖在军阵之中,规范着混乱的战场煞气,使其难以轻易侵入。“礼序屏障”:大幅增强军阵整体防御力,降低遭受远程攻击的伤害,并能在交战中一定程度上削弱敌方攻击。

朱圣施展完毕,周身澎湃的才气稍稍平复,他微微颔首,脚下青云托举,飘然落于高台一侧,闭目养神,显然此番引动天地圣言为三十万人加持,消耗非同小可。

紧接着,西方传来机关轰鸣之声,一座巨大的木质机关鸢破开云层,缓缓降落。一位身着黑色短打劲装、白发白须却精神矍铄的老者,立于机关鸢之首,正是墨家半圣,公输班!

他目光扫过下方军阵,如同最苛刻的工匠审视自己的作品,声音洪亮,带着金属般的质感:

“墨家,公输班!助尔等摧城破寨,如履平地!”

他大手一挥,身后机关鸢腹部打开,无数仅指甲盖大小、结构极其精密的青铜齿轮如蜂群般呼啸而出,在空中划过道道玄奥轨迹,精准地附着在大军所有的攻城器械——投石车、床弩、冲车、云梯之上!

咔嚓!咔嚓!咔嚓! 令人牙酸的机括咬合声密集响起。那些庞大的攻城器械仿佛被赋予了生命,木质与金属的结合部泛起青铜光泽,结构似乎被无形之力优化重组,变得更加坚固、高效。

“鬼斧神工!”公输班低喝。所有攻城器械表面流光一闪,威力、射程、精准度、装填速度均获得巨额提升!投石车的配重变得更为合理,床弩的弩弦张力自动调整至最佳,冲车的撞角闪烁着破甲寒芒。

同时,又有无数更细微的齿轮如沙尘般落下,融入士卒们的甲胄关节处、兵器握柄处。 “匠心独运!”士卒们顿时感到手中的兵器更加得心应手,如臂使指,挥舞起来耗力更少、速度更快;甲胄也变得更为贴合身体,不影响灵活性的同时,防护力隐隐提升。

公输班做完这一切,机关鸢发出一声清鸣,载着他落向高台,他看向方炎的方向,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公输班刚落定,北方天际骤然变得肃杀冰冷,仿佛有无形的律条纲常笼罩而下。一道身影仿佛从律法条文之中走出,身着玄端法袍,头戴獬豸冠,面容古板严肃,手持一卷散发着冰冷光芒的竹简,正是法家半圣,王安石!

他目光如律尺,扫过大军,声音冰冷而毫无情绪,却带着绝对的权威:

“法者,国之权衡也!赏罚分明,令行禁止!”

他展开手中竹简——《韩非子》。竹简上飞出无数由光芒构成的、极其复杂的律法条文,这些条文并非融入人体,而是在三十万大军上空急速交织,化作一张覆盖整个军阵的、半透明的巨网——“法网恢恢”!

这张巨网缓缓压下,融入整个军阵的煞气之中。 所有士卒顿时感到一股无形的约束力和凝聚力。个体与个体之间的配合变得无比默契,指令的传达和理解速度骤增,整个大军仿佛变成一个整体。“令行禁止”:军队执行力、协调性、士气凝聚力大幅提升,队形变换速度极快,不易混乱。 同时,网中蕴含“赏罚”之道,“赏罚分明”:士卒在战斗中若能英勇杀敌、达成战术目标,会自发得到一丝微小的气血与煞气反馈,如同即时奖励;而若有畏战、脱逃之举,则会受到律法力量的微弱压制,心生惶恐。

王安石合上竹简,法网彻底隐没于军阵之中。他一步踏出,身影出现在高台,与朱圣、公输班并列,沉默而立。

旋即,一股浓郁的生命气息从南方弥漫开来,带着沁人心脾的药香。一位身着素色麻衣、药香四溢、面容慈和却带着不容置疑威严的老着,乘坐着一只巨大的、通体碧绿的葫芦从天而降。医家半圣,宋道方。

他未曾多言,微微一笑,解下腰间另一个小巧的紫金葫芦,拔开塞子。

“去。” 轻轻一倒,却不是液体,而是无数细如微尘、闪烁着柔和绿光的生命孢子,如同一条绿色的光河,无声无息地洒向三十万大军。

孢子融入士卒体内。 “妙手回春!”所有士卒顿感身体一轻,往日训练留下的暗伤旧疾竟在瞬间痊愈!体力变得无比充沛,气血格外旺盛。一股强大的生命力在体内流转。效果:大幅提升耐力、体力恢复速度、伤口愈合速度。对疾病、毒素拥有极高抗性。 同时,一层极其淡薄的绿色光晕笼罩全军,形成一道“仁心护持”结界,能持续不断地为范围内的受伤士卒提供微量的治疗,并能一定程度上驱散负面术法效果。

宋道方乘着葫芦落在高台,对赵佶微微颔首,便也闭目调息。

最后,一股最为锐利、最为暴烈、最为决绝的杀伐之气从东北方席卷而来!仿佛带着金铁交鸣之声和百万冤魂的嘶吼。一道模糊的身影踏空而来,每一步落下,虚空都仿佛被无形的刀锋割裂!他周身笼罩在浓得化不开的暗红煞气之中,只能隐约看见一副残破的铠甲和一双冰冷如万载寒冰的眼睛。

兵家半圣,宗泽!

他甚至没有通报姓名,只是用那冰冷的目光扫过下方大军。被他目光扫过的士卒,无不感到灵魂颤栗,仿佛被绝世凶兵抵住了咽喉,但随之而来的,是一股从骨髓里迸发出的、最原始的杀戮欲望和战场生存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