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为何…”方炎不解。
“墨者之道,非止于巧物奇技。”长老目光深邃,仿佛看透了这个世界的本质,“叁等,是一道天堑。其名为‘天工匠宗’,对应儒家之大儒。至此境,需‘道’与‘器’合,你的创造,需得‘世界’认可。”
“世界认可?”
“即是万民之愿,文明之气运。”长老解释道,“你的创造再精妙,若只藏于学院工坊,仅供少数人惊叹把玩,于这茫茫世间,于亿兆黎民,犹如微尘入海,无声无息,又如何能称得上‘改变世界’?得不到世界的反馈,你便无法真正凝聚墨家大儒之境所需的‘天工之心’。”
长老飘然离去,留下方炎独自一人,站在轰鸣的蒸汽机前,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他豁然开朗。
原来如此!
前几个月的顺利晋升,是因为那些考核标准,仍在“技术”和“知识”层面。他凭借远超这个时代的知识库和外界大学士的境界底蕴,可以说是“降维打击”,自然水到渠成。
但大儒之境,无论儒家还是墨家,都已触及“道”的层面。在这个由半圣公输班规则构筑的世界里,墨家的“道”,不仅在于造物之巧,更在于“利天下”之广!需要他的创造,真正融入这个世界,被广泛接受、应用,从而切实地改变亿万人的生活,汇聚那冥冥中的“愿力”或“气运”,才能反哺自身,叩开那扇大门。
他之前的思维一直停留在“发明”本身,却忽略了“推广”与“应用”,忽略了墨家“兼爱”、“利民”的根本要义。
“得到世界的认可…”方炎喃喃自语,目光逐渐变得锐利起来。
仅仅在学院里搞发明创造是不够的。他需要走出去,需要让他的发明,在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
他需要…改变这个世界运行的方式!
一个庞大的、前所未有的计划,开始在他脑海中缓缓勾勒。这不再是一次简单的技术考核,而是一场真正的社会变革。
墨者肆等方炎,他的目光已越过学院的围墙,投向了广袤的天地与芸芸众生。他的大儒之路,此刻,才真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