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圣碑三日(2 / 2)

圣碑表面那些原本缓缓流淌的玄奥纹路,骤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璀璨光芒!不再是单一的兵戈杀伐景象,而是演化出更加复杂、更加恢弘的战争画卷!有儒家士子于阵前吟诵战诗,浩然正气加持军阵;有墨家机关兽喷吐烈焰,撕裂敌阵;有道家符箓引动天雷地火;有法家律令凝聚军魂铁律;有阴阳家推演天时地势,拨弄乾坤!诸子百家之长,竟在这兵家圣碑之上,以一种和谐而强大的方式,完美地融入了兵道的洪流之中!

这并非圣碑主动演化,而是方炎自身融合了诸家精髓的兵道意志,与圣碑本源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共鸣!圣碑仿佛感应到了他这条与众不同的“新兵道”的雏形,主动为其展示兵道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至高可能!

“道基共鸣!圣碑演道!诸子精髓印证!”

“兵道本源烙印恢复中…1…2…3…4…5!”

一股温润浩大、却又精纯无比的兵道本源之力,如同甘泉般从圣碑涌出,跨越空间,源源不断地注入方炎体内!这股力量并非强行灌输,而是与他自身消耗的本源烙印完美契合,如同最精妙的工匠,细致地修补着那些细微的裂痕,甚至令其变得更加坚韧、宽广!

消耗的四点烙印不仅瞬间补全,更额外增长了一点!同时,昨夜强行融合诸道带来的些微滞涩与隐患,在这股同源本源的滋养与圣碑演道的印证下,如同春雪消融般迅速弥合、理顺!他对儒家的“正合”、道家的“奇胜”、法家的“肃纪”、阴阳家的“机变”、墨家的“巧工”与自身兵道“杀伐”、“统帅”的理解,在圣碑的照耀下,水乳交融,再无隔阂!

兵魄罡元在经脉中欢快地奔腾,变得更加凝练、精纯、灵动!对力量的掌控如臂使指,圆融如意。凝魄大成的境界,在这本源滋养与道境印证下,彻底稳固如山,再无半分虚浮!甚至那通往凝魄巅峰的瓶颈,也隐隐松动,显露出一线曙光!

方炎彻底沉浸在这前所未有的感悟之中。他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以自身融合的新兵道为引,主动引导着圣碑的本源气息,推演着《孙子·虚实篇》的更深层奥义,完善着“虚实领域·兵道万象”的雏形,甚至开始尝试将《孙膑兵法·势备》、《尉缭子·战威》、《吴子·图国》等已掌握的兵书精义,与诸子之道进行更深层次的统合推演!

时间,在这深层次的悟道中失去了意义。

三日光阴,弹指即逝。

当沉重的玄铁大门再次开启时,方炎缓缓起身。他周身并无迫人的气势外放,气息反而更加内敛深沉,如同返璞归真。但那双深邃的眼眸开合间,却仿佛蕴含着金戈铁马的杀伐、诸子百家的智慧、以及掌控一切的沉静。体内兵魄罡元如同深潭静水,平静无波,却又蕴含着随时能掀起滔天巨浪的恐怖力量。消耗的本源烙印不仅补全,更增至五点,稳固无比!

“圣碑三日,本源尽复!境界稳固!凝魄大成(圆满)!”

“兵魄罡元:\/(极限)”

“《孙子·虚实篇》掌控(小成→大成)!”

“虚实领域·‘兵道万象’(雏形→稳固)!”

“诸道融合加深,兵道根基拓宽30%!”

“本源烙印:5\/???”

“恭喜方将军!道基尽复,更上层楼!” 引路的军司马感受到方炎身上那截然不同的深邃气息,由衷地赞叹道。

方炎微微颔首,走出兵锋阁。外面阳光正好,驱散了地底的阴寒。他深吸一口带着自由气息的空气,感觉身心前所未有的通透与强大。

然而,这份宁静并未持续多久。一名都督府亲兵神色凝重地飞驰而来,递上一封密封的军情急报和一枚留影玉简。

“方将军!岳大都督急令!赤兀术开口了!他交代了血祭大阵的核心秘密以及…蛮族‘狼神’降临的终极计划!还有…圣院刚通过金符传来的京城密报!事关重大,大都督请您速往议事厅!另外,这是北疆‘听风楼’加急送来的,关于影狼之王‘幽影’踪迹的密报!”

方炎接过密报和玉简,神识扫过留影玉简,里面是北疆某处隐秘山谷的景象,残留着浓郁的阴影之力与空间波动痕迹,显然是幽影的藏身疗伤之所。他展开军情急报,岳镇山刚劲的字迹映入眼帘,透露的信息却让他瞳孔骤缩!

赤兀术的供词,揭示了血祭大阵的真正目的并非仅仅是强化蛮兵,而是以百万生灵为祭品,配合某种上古秘法,试图在特定时刻、特定地点(很可能就在镇北关下!)强行撕开空间屏障,接引那所谓的“狼神”——一尊来自天外、沉睡于异度空间的恐怖邪神——的一丝意志甚至投影降临!若让其成功,北疆乃至整个大夏,将面临灭顶之灾!

而圣院的京城密报则更为复杂。皇帝龙颜大悦,力排众议,准备在京城为方炎举行盛大的凯旋封赏大典,并有意让其入主兵部。但圣院内部,尤其是以孙承背后势力为首的保守派大儒,却对方炎融合诸家、尤其是兵家力量暴涨的方式提出了强烈质疑,认为有“离经叛道”、“动摇圣道根基”之嫌,已联合多位大儒,准备在封赏大典上发难,要求圣院派出“问道使团”,查验方炎道基与功法本源!

内忧外患,如同两张无形的巨网,同时罩下!

方炎捏紧了手中的密报,目光投向关外那依旧翻腾着不祥血光的黑风原,又仿佛穿透了万里虚空,看到了京城朝堂上的暗流汹涌。他嘴角缓缓勾起一丝冰冷的、带着无尽战意的弧度。

“血祭邪神?圣院发难?” 他低声自语,声音却如同金铁交鸣,“这盘棋,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也好,就让这所谓的‘狼神’,和那些庙堂之上的‘圣贤’们,都来试试我方炎手中这杆——新铸的兵圣之锋,是否足够锋利!”

识海深处,青铜兵书感受到主人的心意,轻轻一震,一行新的字迹缓缓浮现:

“圣碑照道基,锋芒暗敛时。

“狼神窥人世,儒墨起纷争。

“前路风波恶,兵戈自开道!”

新的风暴,已然在庆功的余烬与封赏的光环下,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