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快穿之我只想超脱啊 > 第424章 音乐大师界(情感共鸣)9

第424章 音乐大师界(情感共鸣)9(2 / 2)

时间在寂静中流淌。秦思雨连呼吸都放轻了,她能感觉到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期待。

楼下,一片沉寂。没有脚步声,没有任何物理意义上的回应。

然而,在苏喆的感知中,变化正在发生。

那片冰冷的空洞情绪,不再像之前那样被动地承受或简单地产生条件反射。它内部似乎在“消化”那个“情感问句”,产生了一种缓慢的、近乎“思考”般的波动。各种细微的情绪碎屑在翻涌、碰撞:有对过往的“追溯”,有对当前状态的“审视”,甚至有一丝极其微弱的、对于“回应”可能性的……“权衡”。

这种内在的、活跃的“思考”状态,本身就是一种回应!是比任何语言都更真实的回应!

苏喆耐心地等待着,如同一个垂钓者,感受着水下鱼儿围绕鱼饵的游动。

几分钟后,那内部的“思考”波动渐渐平息下去。但那股冰冷的空洞情绪,并未完全回到之前的状态。它似乎……“软化”了一丝丝。并非变得温暖,而是那种绝对的、拒绝一切的“硬度”降低了,多了一点可以与之对话的“弹性”。

紧接着,苏喆感知到了一种极其微弱、却清晰无误的新的情绪信号,从楼下传来。

那不是声音,不是语言,而是一种纯粹的情感质地——一种混合着“默认”、“继续”以及一丝难以察觉的“许可”的平静波动。

仿佛在说:我听到了。你可以……继续。

苏喆的嘴角,极轻微地向上牵动了一下。

他明白了。

他没有再弹奏那个“情感问句”,也没有回归到之前单调的低音。他开始了新的“演奏”。这一次,他弹奏的是一段更加流畅、依旧缓慢,但内部蕴含着某种“叙事性”的旋律。它不再是一个尖锐的提问,而更像是一段安静的、关于“寻找”与“徘徊”的独白,通过震动的微妙变化,描绘着一种在迷雾中前行的心境。

他没有试图去描绘陈教授的具体经历,那是一种侵犯。他描绘的是一种具有普适性的、面对存在谜题时的内心状态。

楼下的情绪反馈,变得更加“沉浸”。那片冰冷的空洞,似乎暂时接纳了这段音乐作为背景,在其中缓缓沉浮,那丝“思考”的波动时而泛起,但更多的是一种安静的“伴随”。

秦思雨看着林辰的背影,虽然听不到楼下的任何动静,也感知不到那无声的情感交流,但她从林辰那愈发沉静和笃定的姿态中,知道一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正在发生。她心中充满了敬畏,仿佛在旁观一场无声的神交。

当苏喆以一个渐弱的、带着未完成感的长音结束这次“演奏”时,他清晰地感知到,楼下传来的不再是空洞,而是一种短暂的、意犹未尽般的“静默”,仿佛在等待下一个乐句。

他缓缓收回手。

没有言语,没有物理的接触。但在这一个傍晚,通过一架钢琴和一种超越听觉的感知,他与楼下那位心如死灰的老人,完成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跨越寂静的对话。

他发出了邀请,而对方,以沉默的方式,接受了。

苏喆知道,从今天起,他与陈教授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他们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基于纯粹情感共鸣的、奇特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