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谢谢主任提醒。”林逸平静回应。
刘振没再多说,背着手溜达出了办公室。
陈玥在一旁听得似懂非懂,但“神圣之手”大赛她是知道的,那是全院年轻医生向往的最高舞台。她看向林逸的目光更加崇拜了。
吃完饭,林逸让陈玥先回去休息,自己则继续完善讲课内容。当他终于关上电脑,离开医院时,已是深夜。
城市的霓虹灯闪烁着冰冷的光。林逸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夜风拂面,带来一丝凉意。他复盘着今天的一切:高健的挑衅、刘振的暗示、陈玥的信赖、还有那初具雏形的讲课内容。
压力与动力并存。
他下意识地抬起自己的手,在路灯下仔细端详。这双手,在“精密操控”的加持下,可以完成毫米级的手术,可以感知细微的体征变化,甚至可以高效处理复杂信息。
但,这还不够。
李德昌死亡的阴影依旧笼罩着他。那种隐藏在常规下的异常,那种可能涉及更深黑暗的感觉,让他无法完全安心。
他需要更强大的力量,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还有洞察力和影响力。他必须尽快在科室获得足够的话语权,才能有机会去触碰那些被掩盖的真相,才能拿到“神圣之手”的入场券。
回到简陋的宿舍,林逸没有立刻休息。他站在窗前,望着远处圣心医院依旧灯火通明的急诊大楼,眼神锐利。
高健想用讲课来为难他?
那就让这次讲课,成为他林逸在这急诊科,正式发出的声音吧。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在日常的体能和协调性训练中,有意识地融入对“精密操控”的感悟。不仅仅是静态的稳定,更是动态中的精准,是力量收放之间的极致控制,是心神与肢体完美合一的状态。
训练结束后,他躺在床上,意识沉入系统空间。那7431单位的愿力在规则压制下虽然无法直接动用,但流淌其间的那丝暖意,似乎正潜移默化地滋养着他的灵魂,让他对“精密操控”天赋的亲和度与日俱增。
第二天,朝阳升起。
当林逸再次踏入圣心医院急诊科时,他清晰地感觉到,一些同事看他的目光已经有所不同。有好奇,有审视,也有之前不曾有过的、一丝微弱的尊重。
能力,是打破偏见最好的武器。
早交班时,刘振特意提到了下周的小讲课,让大家准时参加。高健站在人群中,嘴角挂着一丝冷笑,等着看好戏。
交班结束,忙碌的工作再次开始。今天,林逸需要独立负责抢救区的二线班,这意味着他将处理更多危重病人。
第一个挑战,很快到来。
一个中年男性被送了进来,主诉剧烈头痛、呕吐伴短暂意识丧失。外院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能”,但患者入院后不久,突然出现四肢无力,呼吸困难。
“神经科!快请神经科急会诊!怀疑可能是格林巴利或者……”值班的主治医师初步判断。
林逸快步上前,仔细查看患者。患者意识尚清,但呼吸浅快,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但四肢肌力确实急剧下降。
在“精密操控”的感知下,林逸捕捉到了一些被忽略的细节。患者颈部似乎有轻微的抵抗感,而且,他注意到患者小腿肌肉有轻微的、不自主的颤动,这种颤动模式……
他拿起叩诊锤,进行详细的神经系统检查。当检查到患者的下颌反射时,他发现了一个极其细微但确凿无疑的异常——**下颌反射亢进**。
这是一个关键体征!
格林巴利综合征等周围神经病变, typically 表现为反射减弱或消失。而反射亢进,是**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特征!
结合剧烈头痛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史……
一个更危险、更隐匿的诊断浮现在林逸脑海。
他立刻对护士说道:“急查血电解质,重点关注钠离子!同时,准备做头颅RI平扫+增强,我怀疑是**中枢性脑桥髓鞘溶解症**可能,但需要排除其他颅内急性病变!”
他的语气果断,诊断思路清晰,指向了一个连主治医师都未曾第一时间想到的方向。
周围的人都愣了一下。中枢性脑桥髓鞘溶解症?这通常与过快纠正低钠血症有关,但患者刚入院,尚未开始大量补液……
林逸没有解释,他的目光紧紧盯着患者。他知道,如果他的判断正确,接下来的治疗将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
又一次,他站在了与常规判断相左的位置上。
而这一次,他的背后,是更多双审视和期待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