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喆(林默)“重伤”的第三日,一个更令人震惊的消息从三皇子府邸传出——林先生因伤势过重,加之旧疾复发,已于昨夜子时,药石罔效,溘然长逝!
为了佐证这一消息,三皇子府邸门前甚至挂起了象征丧事的白幡,府内隐约传来哀泣之声。炎彻更是悲痛万分,当即上表朝廷,为这位“鞠躬尽瘁、不幸罹难”的贤才请功请恤,言辞恳切,闻者动容。
这出“假死”的戏码,是苏喆与炎彻密议后的决定。
刺杀事件表明,对手已经狗急跳墙,不择手段。苏喆若继续以“重伤”状态活动在明处,难保不会遭遇第二次、第三次更隐秘的暗杀。唯有彻底“消失”,才能让对方放松警惕,也才能让苏喆从台前转到幕后,更安全、更自由地行事。
同时,“林默之死”本身,就是一记重锤。一个刚刚立下大功、深受皇子信重的谋士,转眼就死于非命,这无疑将极大地点燃炎彻派系的同仇敌忾之心,也将舆论的压力推向顶峰,逼迫对手露出更多破绽。
消息传出,果然朝野震动。
与三皇子交好的官员、派系纷纷上门吊唁,言语间对幕后黑手的愤慨溢于言表。而之前那些为张威辩护、试图平息事态的声音,则瞬间弱了下去。在这种“人命关天”的悲情牌面前,任何试图“大局为重”的说辞都显得苍白无力。
贾文在府中听闻此讯,先是一阵狂喜,随即又感到一阵莫名的寒意。林默就这么死了?他总觉得有些不对劲,但又说不出所以然来。他只能暗中祈祷,此事到此为止,不要再牵连更深。
而真正感到焦头烂额的,是守备副将张威背后的人,以及那位可能代号为“玄”的存在。
“死了?”一处隐秘的宅院内,一个低沉的声音带着几分惊疑,“确认了吗?”
“三皇子府挂白幡,炎彻亲自上表请恤,府内哀声一片,应是确凿。我们安插的眼线也回报,确实看到御医摇头叹息而出,随后有棺椁抬入。”另一人恭敬回道。
“……”那低沉的声音沉默了片刻,“死了也好,省了我们不少麻烦。不过,炎彻那边绝不会善罢甘休,刑部和大理寺的调查也不会停止。告诉净!最近都蛰伏起来,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许动!”
“是!”
然而,就在对手以为除掉了心腹大患,开始忙于清理首尾、龟缩防御之时,真正的苏喆,已经换上了一身普通管事人员的服饰,在三皇子心腹内侍的掩护下,悄然离开了府邸,秘密入驻了城西一处由赵莽绝对控制的、看似普通的货栈后院。
这里,将成为他新的指挥所。
脱去了“林默”这个身份的束缚,苏喆感觉行动自如了许多。他不再需要时刻维持那副文人谋士的做派,可以更直接、更高效地调动资源,发号施令。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赵莽将目前收集到的所有关于漕运案、刺杀案、以及张威、乃至大皇子派系相关的情报,全部汇总过来。
在货栈昏暗的灯光下,苏喆埋首于浩如烟海的信息之中。账目记录、人员口供、军械流向、各方官员的动向、市井流言……他凭借着自己强大的分析能力和那偶尔灵光一现的“局势推演”天赋,试图从这些碎片中拼凑出完整的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