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6
星火战队兵不血刃地碾过破军战队,其展现出的全新团队形态——“五弦之琴”,在联盟内引发了更深入的研究与震动。分析师们试图用数据拆解这种打法,却发现其核心并非固定的战术公式,而是一种动态的、基于高度默契和某种难以言喻共鸣的临场应变。
“这已经超出了传统电竞战术的范畴,更像是一种……团队艺术。”一位资深评论员在节目中如是说,语气中充满了惊叹与困惑。
然而,季后赛没有留给人们太多回味的时间。星火战队下一轮的对手,是同样以战术多变和团队协作着称的“天际战队”。与皇朝的绝对力量、破军的凶猛冲击不同,天际战队更像是一个精密的仪器,他们的指挥“图灵”,以冷静、精确如同人工智能般的计算和布局闻名。
赛前分析普遍认为,这将是一场极致的“脑力”对决。星火的“五弦琴”对阵天际的“精密仪器”,孰强孰弱?
天际战队的备战室内,气氛严肃。
“星火的这种新打法,核心在于那个Feng。”图灵推了推眼镜,屏幕上播放着星火战队的比赛录像,画面定格在林风平静的脸上,“他不仅是指挥,更是整个团队能量的协调器和放大器。他们的‘共振’,是以他为绝对核心建立的。”
“也就是说,只要干扰甚至切断Feng与团队的连接,他们的‘五弦琴’就会失调,甚至崩盘?”天际的队长问道。
“理论上是这样。”图灵点了点头,眼神锐利,“但难点在于如何干扰。他的操作并非顶尖,但意识和位置感极强,很难通过常规的针对击杀来奏效。我们需要……一种更根本的干扰。”
他调出了一套复杂的战术模拟图。
“他们的‘共振’依赖于高速、流畅的信息交换和情绪同步。我们需要做的,不是去对抗这种共振,而是……向其中注入‘杂音’。”
比赛日,半决赛,星火战队 vs 天际战队。
地图是“深渊研究所”,一张结构复杂、视野多变的地图。
比赛一开始,星火战队便试图按照既定的节奏,展开“五弦之琴”的共鸣。林风沉浸于感知中,试图引导团队的“弦”奏响和谐的乐章。
然而,几乎是立刻,他就察觉到了不对劲。
天际战队的打法,极其……“粘稠”。
他们不再追求极致的击杀效率,也不再固守固定的防守阵型。他们的行动充满了大量的、看似无意义的假动作、频繁的、小范围的阵型变换、以及目的性不明的道具投掷。整个比赛的节奏,被他们刻意地拖慢、打碎,充满了大量冗余和干扰信息。
这就像是在一首流畅的乐章中,被强行塞入了大量不和谐的、杂乱无章的噪音!
Fire首先感到了不适。他的“炽”弦需要明确的目标和爆发点,但天际战队如同泥鳅般滑不留手,他的火焰无处着力,反而因为几次冒进,差点被对方设伏击杀。
“妈的,他们到底想干嘛?!”Fire在语音里烦躁地低吼。
oldbear的“稳”弦也受到了挑战。对方的攻击不再是从明确的方位袭来,而是来自四面八方,时强时弱,让他难以判断哪里才是需要重点防御的“中流砥柱”。
猴子的“诡”弦更是难以发挥,在对方这种毫无规律、遍地都是“杂音”的环境中,他的潜行和骚扰效果大打折扣。
阿光的“韧”弦也感到压力倍增,因为队友们的节奏被打乱,他需要弥补的漏洞和提供的支援变得杂乱无章。
而处于“融”之核心的林风,感受最为深刻。
他感觉自己像是在试图倾听一段被严重电磁干扰的广播信号,原本清晰和谐的团队共振,被天际战队刻意制造的“信息迷雾”和“节奏杂音”严重污染。他需要耗费比平时多数倍的精神力,才能勉强分辨出队友们“弦”的振动,协调起来变得异常艰涩、滞重。
“五弦琴”的乐章,第一次出现了明显的走音和卡顿。
天际战队抓住了星火战队节奏紊乱的机会,凭借其精密的计算和执行力,连续拿分。
比分开始落后。
场馆内支持星火的观众发出了担忧的惊呼,直播间弹幕也开始出现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