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弦理论(1 / 2)

7-7

星火战队战胜雷霆的消息,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引发的涟漪远超保级赛之时。

各大电竞媒体头条争相报道,“最强大脑实至名归”、“Feng用胜利回应一切质疑”、“星火战队战术革新初见成效”等标题层出不穷。官方发布的比赛集锦中,林风那几次神乎其神的预判和关键的残局处理被反复播放,点击量飙升。

论坛和社交媒体上的风向几乎一夜之间逆转。

“我之前声音大了点,风哥牛逼!”

“这哪里是手残?这分明是上帝视角!”

“原来玩游戏真的可以靠脑子,我服了。”

“星火这是捡到宝了啊!这战术素养,感觉能和顶尖强队掰掰手腕了。”

战队基地里,氛围也明显不同。工作人员脸上的笑容多了,连食堂阿姨打菜的手都不再抖了。经理李耀接到的商业咨询电话也开始增加,虽然距离顶级战队还有差距,但至少不再是无人问津的状态。

然而,处于风暴中心的林风,却异常平静。

胜利带来的短暂愿力提升,他能清晰地感知到,但这并未让他沉醉。他更关注的,是比赛结束后,陈博士发来的一份详细数据分析报告,以及附在上面的一句简短留言:

“共鸣初显,但‘弦’的振动尚不稳定。勿骄勿躁,继续摸索其固有频率。”

报告里,陈博士将他的神经反应系统比喻成一根“弦”。过于松弛,无法产生有效的振动(操作);过于紧绷,则可能导致断裂(精神反噬或操作变形)。而最佳的“超频”状态,并非强行将弦拉得更紧,而是找到其“固有频率”,以最小的能量输入,引发最强烈、最稳定的共振。

这与他之前的体悟不谋而合。

此刻,他正坐在训练室的角落,面前依旧是那个生物反馈平板。但训练内容已经升级,不再是简单的划动,而是结合了《终极枪神》基础操作的复合型任务。他需要在保持神经低紧张度(指示灯维持黄绿色)的前提下,完成诸如快速定位、跟枪、急停射击等基础但至关重要的操作。

这比单纯的慢速控制要难上数倍。

屏幕上随机出现移动靶,他需要操控准星跟上。一旦他因为急于求成而试图“加速”,神经紧张度立刻飙升红灯,操作随之变形,子弹飘忽。而当他刻意放慢,试图维持稳定时,却又无法跟上目标的速度。

“找到那个‘点’……”林风全神贯注,呼吸平稳。他不再与那种滞涩感对抗,也不再强行追求流畅,而是像一个调音师,细微地调整着自己意识与动作之间的“张力”。

快了?慢了?紧了?松了?

【数据思维】天赋被他约束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运行,不再用于直接计算弹道或预判靶位,而是实时监控着自身神经信号的波动与肌肉的协同状态,反馈着最细微的调整效果。

失败,红灯。

再调整,黄灯。

又失败,红灯……

偶尔成功,绿灯一闪而逝。

汗水从他的额角渗出,这种对内在感知的极致专注,比应对复杂的战局更耗费心神。但他乐此不疲。他能感觉到,每一次成功的“绿灯闪烁”,都意味着他对这根“弦”的控制力增强了一分,对那种“共鸣”状态的感知清晰了一分。

训练间隙,oldbear走过来,递给他一瓶功能饮料。

“感觉怎么样?”oldbear看着平板上那起伏不定的曲线,关切地问。他现在完全理解了林风这种特殊训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