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是何等人物,立刻听出了弦外之音。她心中冷哼一声,果然有所求。
但她并不反感,有所求才好拿捏。
“我儿有心了。”王氏笑容不变,语气更加温和,“你能有此孝心,母亲甚是欣慰。你病体未愈,本不该再劳神,但此事确实非你不可。这样吧,”
她略一沉吟,仿佛经过了深思熟虑,开口道:“这方砚台,暂且还是由你保管。母亲会加派人手,按照你提供的线索,全力搜寻那《千峰寂雪图》。在此期间,你需要什么,无论是查阅府中藏书,还是需要人手协助,尽管开口。”
这是给了苏喆暂时的保管权和一定的参与权。
“至于你身边,”王氏继续道,“只有一个春桃,实在不像话。回头母亲就拨两个稳重得力的大丫鬟,再配两个小厮过来伺候。你如今住的院子也太过偏僻简陋,不利于养病。西跨院那边有个‘听竹轩’,虽然不大,但清雅安静,一应物事都是齐全的,明日便搬过去吧。”
提升待遇,改善环境,这是实打实的好处。
“还有,”王氏看着苏喆,意味深长地道,“你年纪也不小了,虽说读书是正理,但身子骨更要紧。日后你的份例,一律按嫡子标准发放,缺什么,直接让下人来萱草堂回话,不必再经回事处。”
最后这句话,几乎是给了苏喆在府中一定的特权,绕过了中下层可能存在的刁难。
苏喆心中清楚,这些赏赐,既是安抚,也是监视(新来的下人),更是将他绑上王氏战车的绳索。他表现得越“有用”,这些待遇就越稳固。
他脸上适时地露出受宠若惊、感激涕零的神色,挣扎着要起身行大礼:“母亲……母亲如此厚爱,孩儿……孩儿惶恐!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母亲所托!”
“快起来!”王氏虚扶一下,满意地看着苏喆的反应,“你我母子,何须如此外道。你好好将养,早日康复,便是对母亲最大的孝顺了。”
一场各取所需的交易,在看似温情脉脉的母慈子孝中,悄然达成。
王氏得到了解决寿礼难题的关键钥匙和“专家”,苏喆则获得了宝贵的生存空间、资源以及暂时的安全。
苏喆“感激”地告退,依旧由钱嬷嬷和春桃小心翼翼地扶着,坐上了那顶青绸小轿。
看着轿子远去,王氏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化为一片深沉的算计。
“钱嬷嬷。”
“老奴在。”
“去,把府中关于金石书画的藏书,都整理出来,送到……听竹轩去。再挑两个机灵又嘴严的丫头,两个老实本分的小厮,明日一并过去。”王氏吩咐道,眼神锐利,“告诉她们,七少爷身子弱,要好生伺候,但……少爷做了什么,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都要一五一十地回禀于我。”
“是,夫人。”钱嬷嬷躬身应道。
王氏望向窗外,雨不知何时已经停了,天空露出一角灰白。
苏喆……
她低声念着这个名字,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
且看看你这把钥匙,究竟能打开多大的宝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