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庶子苏喆(2 / 2)

“三、三天了……”春桃带着哭音,“少爷您一直高热不退,奴婢去求夫人请府医,可……可夫人说府医正忙着给三少爷调理身子,让、让奴婢自己去外面找个郎中……奴婢,奴婢没钱……”她说着,眼泪又掉了下来。

苏喆心中冷笑。嫡母王氏,手段果然“周全”。放任庶子病重不治,既能除了眼中钉,还能全了她“贤良”的名声——毕竟,她是“允许”了下人去请郎中的,是这下人自己没本事请来而已。

“无妨。”苏喆淡淡道,目光扫过这间屋子。陈设简陋,一床、一桌、两凳、一个掉了漆的衣柜,墙角甚至能看到细微的蛛网。窗外天色灰蒙蒙的,已是傍晚,更添几分凄清。

这就是他此界的开局。身份卑微,病入膏肓,孤立无援。

但不知为何,感受着这具身体的虚弱和困境,苏喆的心中,反而升起一股久违的熟悉感。仿佛又回到了第一界那个雨夜,那个经脉尽断的弃徒身上。

从尘埃里爬起来,他早已不是第一次。

“春桃,”他重新看向小丫鬟,声音平稳,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力量,“告诉我,这三日,府里都有什么事发生?”

春桃擦了擦眼泪,虽然疑惑少爷刚醒为何问这些,还是老老实实回答:“没、没什么大事……就是,就是前日老太太从城外的家庙祈福回来了。还有,听说侯府那边派人送了帖子,过几日是侯府老太君的寿辰,夫人正为备礼的事操心呢……”

老太太回来了?苏喆目光微闪。永昌伯府的老夫人,是他的祖母,虽不管事,但地位超然。而侯府……指的是永昌伯夫人的娘家,靖安侯府。

信息虽少,但并非全无缝隙。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略显杂沓的脚步声,以及一个略显尖刻的妇人声音:“七少爷可好些了?夫人惦记着,让老奴送来些药材。”

帘子被掀开,一个穿着藏青色比甲,容长脸面,眼神精明的婆子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一个小丫鬟,手里托着一个不大的锦盒。

来人是嫡母王氏身边的得力嬷嬷,姓钱。

钱嬷嬷进屋,目光先在苏喆脸上扫过,见他虽然脸色苍白,但眼神清明地靠坐在床上,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随即堆起假笑:“阿弥陀佛,七少爷可算是醒了!真是老天保佑。夫人听闻少爷病重,心急如焚,只是府中事务繁忙,一时脱不开身,特意让老奴送来一支老山参,给少爷补补身子。”

她示意小丫鬟将锦盒放在桌上,那盒子看起来倒是光鲜。

春桃脸上露出一丝喜色,连忙道谢。

苏喆却只是微微颔首,声音依旧虚弱:“有劳母亲惦记,多谢钱嬷嬷跑这一趟。”

他的反应过于平静,让准备看他感恩戴德模样的钱嬷嬷有些意外。她干笑两声:“少爷客气了。您好好将养,夫人说了,若是缺什么,尽管让春桃去回话。”这话说得漂亮,但谁都明白,真去回话,得到的也不过是敷衍。

说完场面话,钱嬷嬷却没有立刻离开的意思,目光在苏喆脸上转了转,又道:“七少爷,老奴多句嘴。三少爷前日受了惊,夫人心中不快,您……往后在府里行走,还需更加谨言慎行才是。毕竟,咱们做庶子的,本分最要紧。”

这话看似劝诫,实则是敲打和警告,提醒苏喆记住自己的身份和这次的“教训”。

若是原主,此刻恐怕已是又惧又愧,讷讷不敢言。

但此刻的苏喆,只是抬眸,静静地看向钱嬷嬷。他的眼神很深,带着一种病气也掩不住的透彻,仿佛能看穿她所有虚伪的言辞。

他没有反驳,也没有顺从,只是用那沙哑而平稳的声音,轻轻问了一句:

“嬷嬷,母亲近日为侯府太君寿礼之事烦心,不知……可曾备妥了?”

钱嬷嬷脸上的假笑,瞬间僵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