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1-5
---
阿婆带回的消息像一块巨石投入看似平静的湖面,在苏喆心中激起层层涟漪。凌云剑宗的人在附近村落出没,目的不言而喻。赵峰果然心思缜密,生要见人,死要见尸,绝不会留下任何隐患。
小院里的气氛无形中紧张起来。小禾外出采药或办事时更加小心,回来总会下意识地看看身后。阿婆则更加沉默,时常坐在院中,望着凌云山的方向,眼神复杂难明。
压力,如同逐渐收紧的绞索,催促着苏喆必须更快地恢复力量。
他将绝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对“精细化”吐纳和“意念引导”愿力的练习中。几天下来,他惊喜地发现,随着精神力的持续集中和消耗,他对自身内部的感知能力确实在缓慢提升。那几处主要的经脉堵塞点,在他的“内视”中,不再仅仅是模糊的痛楚区域,而是能大致分辨出淤塞的“质地”和范围。
更重要的是,他丹田内那缕气感,在放弃了强行冲击周天、转而专注于最基础的“纳气炼化”后,虽然增长依旧缓慢得令人发指,但其“质量”似乎有了一丝微妙的提升。它不再像最初那般涣散无力,而是多了一丝凝实和韧性,如同即将熄灭的炭火中被小心拨亮的星点。
这天深夜,万籁俱寂,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虫鸣。
苏喆盘膝坐在床上(经过几天的休养和药力作用,他已经能够勉强保持这个姿势),再次进入那种高度专注的状态。呼吸悠长绵细,意念沉入丹田,引导着那缕微弱但凝实了些许的气感,配合着缓慢消耗的愿力,小心翼翼地温养着胸口附近一条受损相对较轻的细小经脉。
忽然,他福至心灵,想起了前世看过的一些关于生物电和能量场的粗浅知识。内力,是否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生物能量场?那么,它的运行,是否并非仅仅依赖于物理意义上的“通道”畅通,也与“场”的强度和形态有关?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却让他找到了一个新的尝试方向。
他不再仅仅将气感想象成一股需要“推开”堵塞物的“水流”,而是尝试着将它“扩散”开来,如同形成一个微弱的、无形的“能量薄膜”,轻柔地“包裹”住那处淤塞的经脉段。
同时,他调整呼吸,不再是单纯的深长,而是加入了一种极其细微的、富有弹性的“震颤”,仿佛在模仿某种高频振动。这是他根据“能量场”概念自行脑补的尝试,并无任何依据,纯粹是死马当活马医。
意念高度集中,精神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耗着。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太阳穴突突直跳。
就在他感觉精神即将耗尽,准备放弃这次尝试时——
“嗡……”
一声极其轻微、几乎不存在于现实、更像是源于意识深处的鸣响,在他“内视”的感知中荡开。
被他那缕微弱气感“包裹”着的那一小段淤塞经脉,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轻轻“震荡”了一下!紧接着,一丝几乎无法察觉的、比头发丝还要细上无数倍的暖流,竟然奇迹般地穿透了那处淤塞,从另一端缓缓渗了出来!